第6章 城楼探底(2 / 2)

“回禀陛下,东华门外自是汴京城。”

“那汴京城外呢?”

“汴京城外是大周的天下。”赵匡胤此时已经拿捏不准小皇帝的思路了,大冬天地跑到城楼来吹冷风,肯定不会是仅仅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检校说错了,汴京城外除了有大周,还有、蜀、唐、南北汉,再往四周扩散,还有云南的大理国、藏地的吐蕃国,再往外走,还有安南、高丽,渡海之后还有日本国,这个天下并不是只有大周。”柴宗训说一处指一处,每说到一处便盯着赵匡胤看,只见他的表情逐渐从迷茫过渡到认真。

此时的赵匡胤看着眼前这个身高不及自己肩膀高的小皇帝,内心第一次生出了钦佩之心。当此乱世,大周并不是永久的安稳之地,唯有开拓进取方能挣得一线生机。赵匡胤原以为大周这股热血,已经随着先帝驾崩而冷却,没想到陛下早已心知肚明,那这是否意味着他将会延续先帝之策一统天下?

“陛下所言极是,先帝世宗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周的弱点,才不顾自身安危领军北伐,希望能早日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赵检校,朕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赵检校此生必定会成为终结乱世的亲历者之一,这片土地如果不在你们手里统一,朕想不到还能在谁的手中实现。”

柴宗训的一番话直接点燃了赵匡胤埋藏在心底的军人情怀,让天下成为大周的天下,第一次盖过了他想要代周而立的想法。赵匡胤作为一名军人,能够终结乱世是其毕生所愿,如果能在不威胁身家性命的情况下就能实现,试问哪一个臣子会甘愿冒险去造反?

“陛下一番话,臣醍醐灌顶,恕臣直言,先帝为陛下定下的顾命大臣皆是文臣,臣一度以为陛下会在天下还未凝一之际,疏远臣等这群武将,没想到陛下先是选了臣担任武师傅,今日又与臣说了这番心里话,臣深感荣幸之至。”

“朕刚刚登基,自是要仰仗文武大臣,你们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在朕的眼里一样重要,不分你我。昨日,朕才探了魏相公的口风,他也认为统一之策离不开你们这些武将,唯恐赵检校有别的良策,这才让朕来问一问你。”

“魏相公持中秉正,臣确有一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检校你是不知,魏相公与朕说的也是这八个字,看来在天下大势上,我大周文武的想法高度一致,将相一和便事半功倍,朕心甚慰。”

“陛下,如此甚好,按臣目前掌握的情况,大多数武将也是赞成此策的,这也是先帝当年定下的路线,臣等更是愿意为实现先帝生前夙愿浴血奋战。”

柴宗训听到此话,便知今天自己跑来城楼吹冷风,已经吹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虽说心里早就知道赵匡胤本来就计划按照柴荣以及赵普所言,实施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攻伐天下,不过亲耳听到又是另一番感受。

此时柴宗训还不知,自己今天的一番“吐露真心”,已经在赵匡胤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做“忠心”的种子,让他开始思考后续的篡位之路是否还有继续走下去的必要。

“今日这一课,便是朕要赵检校上的第一课,不日朕会在朝会上宣告此项国策,还望赵检校能在军中广泛宣传,相信不少将领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告诉他们,朕等着他们为大周建功,等他们打了胜仗,朕亲自为他们加官晋爵。”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