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城隍庙专用(1 / 2)

大周土地公 孤舟牧云 1371 字 6个月前

上辈子的世界里,西方从近乎茹毛饮血的落后文明,在短短几百年里追上东方,并且完成工业革命,开启大航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生产能力。

大家都知道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是历史上烧开水的人比比皆是,看到壶盖蹦跳引发联想的也不计其数,为什么偏偏是瓦特?

众所周知,西方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东方人烧热水的次数和频率远高于西方人。

为什么不是东方人发明蒸汽机?

或许,东方也有聪明人发现了这一点,并且想要设计一个切实可靠的机器——当然,按照东方的说法是“机关”。

只可惜,没有原料、工具、手艺,很难付诸实践。

即便发明出来了原型机,也会被一句“奇技淫巧”否定,甚至会因为滚滚黑烟、蒸蒸白汽、嗡嗡震鸣当做妖孽,捣毁机关、打死妖人。

就如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从无到有手工打造出一台可以使用的蒸汽机呢?

即便打造出来了,估计会有一堆人说:我的雅迪不香吗!共享单车两块钱!是加不起油了么?

唐末就有了可用于实战的火药武器,欧洲人在蒙古西征时才品尝到火药的威力,之后火药武器在欧洲遍地开花。

并不能说西方人更聪明,只是西方禁锢思想,将一切先进事物批判为“奇技淫巧”的阶层被蒙古人屠戮一空。

那些对先驱者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向的人都被砍死了,思想才能大解放,文明才能大跃进。

所以,才有了“战争推动文明”的说法。

并不是战争本身有什么伟大,而是它们摧毁了落后的制度,屠光了腐朽的当权者。

除了思想和制度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西方的钟表业。

众所周知,钟表是一个精密仪器,对零件精度要求极高。

钟表需要的很多零件都是匠人手工锉出来的,动手能力极强。

相较精密仪器钟表,火枪的技术含量简直不值一提。

最初“发明”和改良火枪的欧洲工匠,几乎清一色钟表匠,或者钟表学徒。

手艺好,去造钟表。

手艺差,去造火枪。

在岳川看来,这些“钟表匠”就是最原始的产业链,以及与之配套的产业工人。

上辈子的华夏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工厂”?

人矿便宜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产业链完整。

丑国曾经也有着完整的工业链,但是种种原因下,荒废了,“钢铁城”、“汽车城”之类的工业城市都被黑人占据,一点点变成铁锈地带。

完整的产业链不仅仅是机器和工厂那么简单,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熟练工人。

想到这,岳川微微一笑。

灰家天生金属性,能够亲和各类金属,只要教会它们打造齿轮、发条、摆轮、弹簧等零部件,它们自然而然就能拼凑出各种器具。

这就像小孩子玩乐高积木一样。

只要颗粒足够,歼星舰也给你搭出来。

但是没有颗粒,光有想象力顶个屁用?

土地庙眼下只有一个打火机生产线,但是岳川相信,这个生产线会不断升级,衍生出更多的工业产品。

在此之前,得先把工业品推广出去,走进千家万户。

岳川带着打火机来到姜国。

第一站就是自己的城隍庙。

信徒过来烧香,用什么点火呢?

带火折子的人,自己点。

没火折子的人,只能借个火。

如果边上没人怎么办?

只能找神明借火。

上供神明为什么要香、烛?

香是敬神的,蜡烛除了照明,还有一个作用是点香的。

蜡烛燃烧时间短,所以有了长明灯。

信徒们只需要往灯里面加油就行了。

所以,“香火旺盛”这个词中的“香火”,香是线香,火是蜡烛和油灯。

刚到城隍庙,就看到姜大郎一家人。

姜氏一左一右带着两个孩子。

姜大郎牵着毛驴,毛驴身上背着箩筐。

姜氏说道:“我之前在城隍庙里许了愿,这次心愿达成,该过来还愿了。”

姜大郎笨拙的点着头,然后从筐子里拿出供品。

一个箩筐是刚出锅的炊饼,一个筐里是香烛等物。

把炊饼供上。

姜氏接过香烛,正要借火的时候,一阵风刮来。

蜡烛灭了。

姜氏暗道一声“城隍大人恕罪”,随后凑到长明灯旁。

然后又是一阵风。

姜氏看向姜大郎,“有没有带火折子?”

姜大郎翻了翻箩筐,随即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