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这颗以超近距离掠过地球的小行星直径足有八公里。这种尺寸的小行星要是撞上地球,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这样大小的小行星要是直接落在大陆上,除了造成可怕的大爆炸外,激起的灰尘会遮天蔽日掩盖住整个地球。造成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破坏地球的食物链,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大量死亡。而要是小行星落在海洋里的话,除了会掀起几百米高的巨浪,扫平沿岸几公里范围内的一切物体。而且最终还是会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应,导致大量物种灭亡。事实上六千五百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突然灭绝,就是因为一颗直径十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墨西哥湾附近的海底所造成的。
现代社会人口密集,要是一颗直径八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就算不会令人类彻底灭绝的后果,也绝对足以造成几十亿人死亡的结果。现代社会绝对经不起这样的大灾难,要是真发生这种事情,整个人类的价值体系和社会体系会彻底崩溃,
这颗后来被命名为“近邻”的小行星是那种游荡在太空中,没有一条圆形轨道的“流浪小行星”。它从太空深处悄然出现,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直奔太阳系的中心。一路上幸运地躲过了木星和土星之类大行星吸引力的俘获,直直奔向地球而来。
此时小行星正好被火星挡住,所以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根本没能发现它的踪迹。倒是唐启文根据事先知道的“近邻”的运行轨迹,算出了它现在应该所在的位置。为了可以早点观测到这颗历史上最著名的小行星,唐启文绝对是花了血本。现在反正他有的是大把的钞票,所以购买了不少最好的材料,自己在别墅的车库里捣鼓了好几天,终于制造出一架集光学和无线电射电望远镜为一体的观测装置来。
这架史无前例的望远镜看上去就象是一把张开的雨伞和大炮的结合体。被唐启文安装在他那些女朋友们居住的公寓顶楼,公寓最上面几层早就被唐启文买下来了,装在那里也不用担心会遭到别人的破坏。
虽然这架望远镜体积不算很大,但因为唐启文在制造时使用了大量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所以其功能却是非常强大的。众所周知,在地面进行太空观测时,遇到最大的两个敌人就是城市灯光的污染和低层大气对流产及空气中灰尘引起的干扰。正因为如此,天文台一般都会建立在远离城市的高山之巅,以避开这些干扰因素。更极端的例子当然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了,人们把望远镜发射到没有空气的太空中,彻底地避免了大气层对观测的干扰,获得的图像质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唐启文自然没办法把自己的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去,但他却有其他方法消除这些干扰因素对观测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矗立在公寓屋顶上怪模怪样的望远镜,是这个时代第二架太空望远镜。虽然它的口径没办法和哈勃相比,但因为采用了未来世界的先进科技,所以观测效果倒也并没有相差很多。
这天是“近邻”从火星后面出现的日子,唐启文舒服地坐在自己的卧室里,通过电脑的虚拟屏幕接收望远镜观测到的画面。因为事先知道“近邻”的运行轨迹,所以唐启文早就算出了此刻它应该所在的位置,遥控望远镜对准了那片天空。然而让他感到十分困惑的是,在那片天空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小行星的踪迹。
这让唐启文非常奇怪,关于“近邻”的运行轨道在学术界是早有定论的。难道那么多科学家同时计算错误,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心中存着这样的疑惑,唐启文控制望远镜慢慢扩大搜索范围。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在花了好几个小时后,他终于在偏离原方位零点六度的地方发现了一颗类似小行星的天体。
本来发现这样的小行星,需要连续几天的观察,才能将其从布满恒星的天空背景中找出来。但唐启文的超级电脑拥有极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比对最复杂的星空照片,迅速找出快速运动的小行星。
对比了前几夜拍摄的星图,唐启文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近邻”。不过让他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小行星的位置和科学家们的计算会相差如此悬殊?要知道虽然唐启文的望远镜只旋转了区区零点六度而已,但要是算上地球到火星的距离,这之间的误差就大得惊人了。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对天体运行轨迹的计算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误差。更别说唐启文使用的数据是未来的天文学家计算的,就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误差了。
唐启文可不认为会是科学家计算错误,最要可能的原因是“近邻”在飞向地球的过程中,和其他的小天体发生了碰撞所以才会改变轨道。有了这样的推测,唐启文开始通过超级电脑计算“近邻”目前的运行轨迹,然后再搜索其运行轨道上有没有其他可疑的小天体,接下来再计算这些小天体的运行轨迹,看看双方有没有相撞的可能性。
不过这可是项艰巨的工作,没有几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好在望远镜本就受超级电脑的控制,所以搜索工作并不需要唐启文手动完成。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平时照常去学校上课,晚上则会关注一下搜索结果。
虽然直径十公里的天体在宇宙中还不如一粒尘埃那么引人瞩目,但要是这样的一个天体突然出现在火星轨道之内,还是会很快就引起天文学家们的注意。就在唐启文的搜索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美国的两个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并且将其命名为“近邻”。
本文来自看書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