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贩盐(1 / 2)

万时如意 硬糖白桃味 1209 字 7个月前

李如意把铜钱放在他手上,转身坐到自己往常爱坐的石头上。</P>

“你有什么事儿要跟我说?”</P>

韩时安把钱塞进怀中,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反问李如意。</P>

“有个风险大但赚钱的营生,你敢做吗?”</P>

李如意问他。</P>

“什么营生?”</P>

韩时安一开口,李如意就被他吓了一跳。</P>

“盐!”</P>

在大齐和盐相关的一切都很赚钱,这是公认的事。</P>

但同样的,和盐相关的所有生意都很危险。</P>

李如意眉头一下皱了起来,她仔细打量韩时安。</P>

上辈子她倒没发现韩时安竟然如此激进。</P>

不过,李如意还是可耻的心动了。</P>

钱啊!</P>

她现在太缺钱了。</P>

不光是来年赎役的银子要钱,她们练武也要花钱。</P>

如果有钱,她们可以吃肉,可以买药材辅助练功,不用担心今年过冬的粮食,还能买些棉花做冬衣。</P>

“你说的是……私自贩盐?”</P>

李如意不太确定的看着韩时安。</P>

韩时安知道李如意误会了,一下笑出声来。</P>

“当然不是!我上次听说你想要当货郎,就想着打听一下哪些东西便宜新鲜。”</P>

“刚好一位同窗便于我说到贩盐一事。”</P>

韩时安从身后的灌木上折了一段树枝下来,在地上的浮土之上写下了几个字。</P>

“县衙那边可以给在籍的货郎提供盐贴。”</P>

“如你这般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最多可买两张,每张十七贯五百钱,可领五百斤盐,除此之外,月底要缴纳三贯五百钱的盐税。”</P>

李如意也赶紧转身去折了一段树枝,在地上写了这些数字。</P>

“你等等,我算一下,十七贯五百钱,就是一万七千五百钱,加上三贯五百钱的盐税……”</P>

“三贯是三千文……”</P>

“一共是……两万一千钱,也就是二十一贯。”</P>

“五百斤盐,每斤盐……”</P>

李如意算的只挠头,这个数字对她这种半文盲来说有些太大了。</P>

她口中喃喃计算,抓耳挠腮。</P>

韩时安凑过去看她,刚一开口,李如意便伸手制止。</P>

“我自己能算!”</P>

她上辈子学过口诀,但她没什么财产,也不需要打理财产,知道加减就好。</P>

但这辈子不同,她当货郎以后就发现算数有多重要。</P>

能自己算的她都会自己算。</P>

“所以一斤盐最后要算到四十二文,按照五十文一斤来算,可以赚……八文。”</P>

“四贯?”</P>

李如意悚然一惊,一张盐贴一个月可以赚四贯。</P>

如果能拿两张盐贴,一个月就是八贯钱。</P>

再如果她把盐卖的远一些,卖到五十二文,一个月就能赚到十贯!</P>

十贯是什么概念?</P>

李如意一年赎役的银子才五两,兑换成铜钱也不到六贯。</P>

而她一个月就能赚到这些!</P>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尽快冷静下来。</P>

这件事暂时只能停留在她自己的想象中。</P>

她没有本钱,想要赚这个钱,一个月先得拿出四十二贯去买这个盐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