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绝地反击。动苗子就是动了百姓的命根子。(2 / 2)

“当初真是看错了崔家,这帮伪君子。”</P>

“崔大元该死,这种人不配为官。”</P>

数不清的百姓议论纷纷,随后都朝着崔家围拢而去。</P>

博陵崔氏子弟在京城的有不少,崔府也有好几座,但是其中威望辈分最高的,仍是崔二爷府上。</P>

此刻,那些崔氏子弟们都聚集在崔二爷府上,都在商议着接下来对朝廷的施压。</P>

崔大元作为博陵崔氏的嫡系子弟,他们是一定要救的。</P>

这不仅仅是崔大元个人的事,同样也关乎到了博陵崔氏的面子。</P>

朝廷这一次动了崔大元,那下一次恐怕就会去动崔二爷了。</P>

所以崔氏子弟们的反应才会如此激烈,在朝堂上的时候就集体对李二施压。</P>

同时也在长安城中煽动百姓跟学子制造议论,都是为了给朝廷跟李二施加压力。</P>

他们相信李二绝不可能沉得住气,很快就会做出决断。</P>

至于撕破脸皮,崔氏子弟们自信李二还没有跟士族们彻底翻脸的底气。</P>

这时候,一名崔氏子弟焦急万分得从外面跑了进来,嘴里还在嚷嚷着。</P>

“不好了,出大事了.......”</P>

正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崔氏子弟们扭头看去,神色诧异。</P>

为首的中年男子便是这座府邸的主人,也是在场崔氏子弟当中辈分最高的一位。</P>

他抬眼看了急匆匆跑来的崔氏子弟一眼,不悦得说道。</P>

“何事如此慌张?能不能稳重一些?”</P>

“遇事要不急不躁,沉得住气,将来才能有大作为.......”</P>

听崔二爷这么说,在座崔氏子弟都受教得点了点头。</P>

至于那名跑着回来的崔氏子弟,只是一个年轻小辈,看着崔二爷急忙道。</P>

“二叔,不好了。”</P>

“事情闹大了,现在全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呢。”</P>

闻言,崔二爷不满得看了眼前的年轻子弟一眼,没好气道。</P>

“我当是什么事情、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P>

“事情自然是闹得越大越好,百姓议论是好事啊,你急什么?”</P>

那名年轻子弟没有放轻松,神色更加着急了。</P>

“二叔,您误会了.......”</P>

“现在那些百姓不是在骂朝廷,都是在骂七叔跟我们崔家,骂得可难听了,不少百姓当街叫骂.......”</P>

崔二爷:???</P>

崔氏子弟们:???</P>

听到这话,崔二爷懵了,在座的崔氏子弟们也都愣住了。</P>

众人都瞪大双眼,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P>

毕竟煽动百姓的幕后黑手就是他们,百姓们怎么可能会来骂他们呢?</P>

况且他们聚集崔二爷府上的时候,也是清楚看到听到百姓们在议论朝廷小题大做才是.......</P>

怎么会忽然就发生了转变?</P>

崔二爷回过神来,双眼死死盯着眼前的年轻子弟问道。</P>

“你可是亲耳听到的?这话可不能胡乱说。”</P>

“是几个百姓在议论我们崔家,还是所有的百姓都在议论?”</P>

那年轻子弟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苦着脸道。</P>

“二叔,我说的句句属实,我也是亲眼看到的。”</P>

“现在就有不少百姓朝自己赶来,骂我们崔家不要脸,出了偷鸡摸狗之辈.......”</P>

崔二爷:。。。</P>

得到确认之后,崔二爷开始慌了。</P>

他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对崔家来说绝对是重大的打击。</P>

要知道他们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士族,根基便是家族的声望,不论是民间百姓的口碑,还是文坛里的声名都尤为重要。</P>

此刻百姓在骂他们博陵崔氏,不就等于是在刨他们祖坟?</P>

“不好。”</P>

崔二爷惊呼一声。</P>

之前说的什么稳重、不急不躁都已经被他抛之脑后。</P>

正在众人迟疑的功夫,府外渐渐就传来了百姓们的骂声.......</P>

“崔家子弟都是偷鸡摸狗之辈,坏了良心的狗官。”</P>

“跟老百姓争棉花,(得得赵)算什么世家子弟。”</P>

“摸摸你们的良心,你们还有良心吗?”</P>

“崔大元罪该万死,谁替他求情我们就骂谁。”</P>

“崔家人没良心,崔家人与民争利.......”</P>

哪怕是在府邸里,崔家子弟们也都能够清楚得听到府外百姓们的骂声。</P>

还真不是夸张,真的有不少百姓在骂他们崔家祖宗.......</P>

在座的崔家子弟脸色瞬间就黑了。</P>

他们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百姓们突然就将矛头对准他们崔家?</P>

之前不是还好好得骂朝廷的?</P>

“怎么会这样.......”</P>

“这可如何是好啊。”</P>

“绝对不能再任由这些百姓骂下去了.......”</P>

“要是再这么闹下去,我们崔家在京城的声望就全都毁了。”</P>

“这下好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P>

“这背后一定有人在使坏,否则的话,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P>

众人议论纷纷,神色都十分凝重。</P>

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恐怕不仅是崔家在京城的名声受损,整个博陵崔氏在天下人眼里的声望都会一落千丈.......</P>

崔二爷神色凝重得看着那名年轻子弟,强忍着心中的慌乱,开口询问道。</P>

“你可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P>

“城里的百姓为什么会突然对我崔氏不满?”</P>

闻言,那名年轻子弟立刻解释道。</P>

“是有人告知百姓棉花是何物,朝廷为什么种棉花,棉花来年都会制成棉衣送给百姓过冬,崔七叔偷.......棉花是为了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