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将军指挥不动(2 / 2)

一品权相 晓阳高 1027 字 6个月前

对于平倭军的定计,刘潇杰不会过多参与。他到平倭军中来,主要是协调地方与平倭军之间的关系。有何多事务,需要注意一个人来处理。特别是军需方面的,没有地方大员看着,地方上未必肯按数运送。

一旦平倭军没有得到补给,这些军兵在外乱起来,吃亏的依旧是苏杭地方。

对于蛮族军所说出的理由,徐金胜也不好直接反驳,但平倭军就这样子,面对倭寇,谁敢说能够不败?

蛮族军只有三千人马,一旦被围困,然后,倭寇围点打援,说不定所有平倭军都要栽在宁府。这样的局面一旦出现,谁来担负责任?

实际上,这时候任何理由都没用。徐金胜面对这样的局面,除了愤怒、除了想骂唐俊词等文人祸害,当真没有别的办法。

纵然不甘心,如今蛮族军已经行动,中军这边哪怕下令,责成蛮族军返回绍府,估计蛮族军也不会听命。

文人不知军,以为杨继业这番仁慈之念,道德恩泽,苏杭的人就能够少死很多人?可蛮族军一旦被围歼,苏杭的倭寇会更加猖狂,会连续攻占很多城镇,甚至杭城都不一定保得住。

徐金胜听于连欣和刘潇杰还在感概杨继业的那封信,不由地苦笑,阴沉着脸长长地不出声。

于连欣是知兵的,可面对这样不听军令的王府军,平倭军中军确实没有好办法。关键还是平倭军战力太弱,自然镇不住这些边地过来的军兵。

杨继业对蛮族军的影响力和插手军中之事,于连欣也很不满,但杨继业名义上仅是一个游学的举人,并不在军中,又如何强令对方?

杨继业在杭城外办粥场、招揽流民这些义举,于连欣也是知道的。对于杨继业要去宁府城镇和府城办粥场,军方又如何干预?

徐金胜等人头痛之时,杨继业已经从升山镇离开五天,没有回祥山镇,而是直接往宁府府城而去。宁城也是一个大城,虽在宁府中心,但一直没有被倭寇攻陷。

宁府这边的民众,无法在村寨呆,聚集在府城宁城周边。但宁城不敢出城,更不敢将流民放进城。

有时候,倭寇到宁城外哄抢一番,追杀逃窜的流民为乐。宁城守军和城中青壮,也只能在城头低头不看,屈辱往肚子里咽。

过了年,倭寇一直都没有出来打抢,宁府这边也知道是因为在绍府见湖镇,平倭军一举灭掉见湖镇的倭寇,全歼。如此,便威慑了倭寇,使之不敢随意出来抢掠。

进入三月,得信说平倭军会出兵,让苏杭各地都能够进行春耕,也极大刺激了流民们的心。

接下来,倭寇会不会有什么动静?整个宁府,都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