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一旦冲锋起来,那速度是相当快的,从拒马区域到寨墙只有上百步远,这么点距离,哪怕明军用的是五连发的连弩,也来不及把弩箭都射出去。</P>
三箭过后,蒙古骑兵就冲了上来,双方都有优势和劣势,蒙古人的优势就是人多,而且一旦短兵交接,更能发挥他们的优势,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一旦被明军弩箭射中,在战场上就相当于判了死刑,不论有没有被射杀,一旦落马就没了救治的希望。</P>
明军的优势在于装备精良,又据寨而守,蒙古人想攻破明军大营,所付出的一定比野战要大的多,这也是张辽不选择野战的原因。</P>
匈奴人能不能拖住城外蒙古北方大营还是未知数,一旦让北方大营参战,那明军将面对两倍的敌人,能赢吗?张辽并没有信心。</P>
明军的缺点也很大,白狼山并不是建立营寨的好地方,没有高大的木头,就不能建筑坚固的营寨,这简易版的寨墙抵挡不住蒙古人的冲击,明军物资短缺,而且短期内没有补充渠道,粮食也短缺,还没有重型武器,更缺少守护营寨的重甲兵。</P>
三轮箭雨让蒙古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也到此为止了,蒙古人连骑弓都懒得用,到了寨墙前方,直接从马腹下方钻出来,抽出弯刀一跃而起,三米的高度让大部分骑兵都没办法一跃而过。</P>
很多蒙古骑兵都是一头撞在寨墙上,寨墙一阵晃动,上面的明军被撞得东倒西歪,后续的蒙古骑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终于跃上了寨墙,两军开始短兵相接。</P>
守军的防御器械少的可怜,都是轻骑兵,很少有长兵器,很多明军直接拿着削尖的木头作战,当蒙古骑兵刚冲上来时,几个明军合力用木枪把敌人推下寨墙。</P>
还有的拿出佩刀直接砍马腿,蒙古骑兵自然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实人,此时的他们被鲜血刺激的更加嗜血了。</P>
挥舞着弯刀对着明军一阵砍杀,明军大多穿着皮甲,一时间出现了大量伤亡,两军惨烈的厮杀着,一直杀到夜幕降临,蒙古人才开始撤退。</P>
还是老规矩,伤兵无人理会,轻伤的自然会自己逃走,重伤的也没有救治的必要。</P>
明军士兵累的气喘吁吁,靠在寨墙上不想动弹,整整打了一天,明军都轮换了两次了,再打下去寨墙就要丢了,今天也只是勉强守住而已,如果明天蒙古人还是这个攻击力度,那寨墙还是得丢。</P>
张辽安排留守待命的枪骑兵上前接手防线,把白天作战的轻骑兵都换了下来,并安排人开始打扫战场,对于伤兵,自家的尽力救治,敌人的补刀送走。</P>
蒙古人都不管自己人死活,明军本来粮食就不够,哪里有能力救治他们,弩箭也尽量回收,明军每人只有二十支弩箭,丢一支少一支,都没得补充。</P>
可这玩意哪是那么好寻找的?本来体积就小,这黑灯瞎火的去哪找?明军在营外两百步内燃起火堆,火光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