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沿岸的居民都惊讶了,知道大明朝廷好,可是也不知道他竟然这么好啊,道歉的官府看到过没?今天你就看到了,而且还发放补偿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被毁的家园也有官府帮忙建设,可惜逝者已逝,看不到这副场景了。</P>
这个该死的时代,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啊,要受官府剥削,地主压迫,还要承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沿海海盗的袭扰,南方蛮族的入侵,百姓想反吗?但凡有点吃的,有地种,谁想过刀头舔血的日子?可惜就这么个小小的要求,都实现不了,他们不反等什么?等死吗?</P>
沿海被损坏的房屋在修建,被糟蹋的庄稼在恢复,虽然不能捕鱼,但是天气渐渐冷了,还有官府接济,倒也不至于生活不下去。</P>
水军的战船终于开始下水了,士兵们终于可以在海上训练了,当然,不可以去外海,碰到海盗就凉了。</P>
聚集了全国工匠的将作监在日以继夜的加班赶制火炮弹药,主要是火炮进展太慢,。</P>
弹药倒是制作简单,只要有人,有充足的材料,那还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不过天气渐渐寒冷了,别的材料还好说,木炭的烧制增加了难度,到快进入腊月已经彻底停产,不过火炮数量很少,也够用了。</P>
现在火炮一个月的产量,小炮已经突破三十门,大炮也近十门,不过还是远远不够,按正常的配置,一座五层的楼船上大炮就得配置二十门,这么点产量,两个月的大炮都不够一艘楼船装备的,将作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啊。</P>
李旭在郊外划了一大片土地,修建了营寨,京营有一个军团在那驻守,他们探子也进不去,只能每天听到营中有爆炸声传来。</P>
这里是李旭划分的炮兵训练基地,现在产量太低,李旭给每个军配备了二十门野炮,或者十门防守用的大炮,每门野战炮配备一个小队,二十五个炮兵,有负责运输的用马车拉着野战炮和运输炮弹的运输手五人,装填炮弹的装填手一人,清理炮膛的清膛手一人,降温炮管的降温手一人,负责瞄准的瞄准手一人,观察风向的观测手一人,负责报告坐标的报标手两人,主炮手两人,副炮手两人,小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护卫七名。</P>
每个军挑选五百名炮手来京培训,大明除了骑兵以外,五个集团军的陆军,全部加起来有六十个军,近三万人的集训地,可想而知有多大,就这还不算水军的炮兵。</P>
水军的炮兵更多,除了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外,其余除了官员和近战士兵,剩下的都是炮兵,水军不按军算,按战船算,不过艨艟,是在海上追击敌船的,用不上,先登是送海军陆战队抢滩登陆的,也用不上,赤马舟,游艇是巡逻的,也用不上,全军就楼船用得上。</P>
海军近三百艘战船,只有一艘五层楼船配备大炮二十门,十艘四层楼船一艘配备十五门,三十艘三层楼船一艘配备十门,再低的楼船就没必要建造了。水军总计大型火炮,近五百门大炮。</P>
就将作监这个速度,就大明全部军队,边关城防,重镇,配备完估计得十年都不一定能配完。</P>
水军不需要运输手,也不需要护卫人员,所以一门大炮只需要十人小队就行,水军只来了五千炮兵,连骑兵军团都来集训了,这个是集训战马的,让战马可以在战场上适应炮声,不会像头一次听到炮声的菜鸟马一样,听到炮声惊慌失措,再把骑兵掀翻在地就好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