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雁门风情(2 / 2)

“末将这些年兢兢业业,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重托。”</P>

李旭笑道</P>

“你那么紧张做什么?你以为朕是来查你的?要是查你,来的可不会是朕。”</P>

刘仁瞻一想也是,要真是自己犯了事,怎么可能就皇帝一个人呢。那来的不是大军就是锦衣卫了。</P>

李旭解释道</P>

“这次是朕微服私访,在各地看看,邺城是第一站,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明天你安排一下,咱们去雁门关一趟。”</P>

刘仁瞻拱手</P>

“末将遵命”</P>

晚上李旭和几个心腹,刘仁瞻,李继辉,李强一众人简单喝了点酒,就去睡了,一路上舟车劳顿,昨天还去邺城转了一天。怪累的。</P>

晚上睡在中军大帐里,帐外有御林军守护。还有刘仁瞻暗中安排的人,门口有典韦,帐内还有几个宫女太监伺候,还有两女在,李旭别提多舒坦了,这比在京城都舒服啊,在京城还得处理政务,在外多爽快(●—●)李旭都有点乐不思蜀了。</P>

享受了一夜齐人之福的李旭,被折腾的腰酸背痛,早上天蒙蒙亮就被营中震天响的操练声吵醒。</P>

李旭无奈的起身,宫女赶紧上前服侍他穿好衣服,两女还赖在床上不想起来,李旭没管她们。起身来到营帐外。</P>

远处校场士兵们正在操练。</P>

李旭带着典韦和被吵醒的李儒来到点将台。点将台上的刘仁瞻和李继辉对李旭拱手行了一礼,李旭示意不用多礼。</P>

来到中央,看着台下气势磅礴的明军士兵,不禁豪气大发</P>

“我大明有此强军,何愁天下不定?”</P>

李儒笑着说</P>

“我大明受百姓拥戴。文臣清廉,武将勇武,将士用命,皆陛下之功劳。”</P>

后面两个马屁精也跟着拱手</P>

“陛下英明神武”</P>

李旭笑着点了点他们三,说道</P>

“你们呀……大明有如此场面,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朕可不敢居功。”</P>

看完士兵早操,李旭和两女用过饭,然后就和刘仁瞻一起往雁门关而去,刘仁瞻的直属军里有五百骑兵,有这些骑兵护送也没有不开眼的阻拦。</P>

有了直道以后,赶路速度快了很多,一行人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雁门关。</P>

雁门关位于山脊之巅,群山环绕,宛如一道巍峨的屏障,让人望而生畏。</P>

李旭一行人登上关楼,只见蜿蜒的长城在山间蜿蜒延伸,如一条巨龙伸展身躯,遥遥相对,壮丽非凡。</P>

雁门关外的山峦起伏,山势险峻,犹如一座座巨人躺卧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P>

关外的大草原延伸到天际,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阳光照耀下,宛如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P>

夕阳西下时,关楼上的云霞映照下,整个雁门关变得金光闪闪,美不胜收,</P>

雁门关下的山谷中,流淌着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清风拂面,宛如仙境一般。</P>

关内的古道山川,历史悠久,沿途的古树参天,古塔古庙遗址众多,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P>

雁门关附近的湖泊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各种水鸟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生机勃勃。</P>

雁门关四周的山峰上,山花烂漫,山果累累,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P>

雁门关附近的森林茂密,树木葱郁,枝繁叶茂,空气清新,是人们远离尘嚣的好去处。</P>

关内的村落宁静安详,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雁门关美景的描写,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而壮丽的世界。无论是雄伟的山峦、壮丽的长城,还是宁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都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魅力。无论是登上关楼,俯瞰山脉的壮丽景色,还是漫步在古道山川之间,感受历史的沧桑,都让人心旷神怡。雁门关的美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们心灵的净土。</P>

看着这副景象,李旭不禁感叹道</P>

“这雁门关的景色只有太平盛世才能欣赏,在这乱世,这里不过是匈奴和汉人的埋骨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