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破汉军(2 / 2)

石敬瑭看的头皮发麻,这下麻烦了,守又不敢守,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他让大军驻守大营,赶紧派兵去请游弋在雁门关外的右贤王,儿皇帝坑了一个左贤王不说,现在还想坑右贤王。</P>

徐荣看到石敬瑭坚持不住大概猜出他的想法,不由冷笑,你能坚持到你爹救你才行。</P>

徐荣从鸡鹿塞推出投石车来到阵前。三十架投石车立起,无数的石块满天飞舞,砸的汉军大寨寨门,寨墙不断倒塌,石敬瑭后悔不迭,因为没计划攻城,他连攻城器械都没几个,寥寥无几的几个投石车根本不起什么作用。</P>

明军护卫着投石车不断上前,汉军前寨都被砸的倒塌不少,石敬瑭不敢守了,赶紧派出汉军出寨列阵,现在也不敢撤,会造成溃败,再说明军那么多骑兵,撤退不是找死吗。</P>

看到汉军列阵,徐荣把投石车撤了下去,现在投石车已经不起作用了。</P>

投石车的攻击对汉军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汉军士气大跌,石敬瑭自己亲自坐镇中军,刘知远为中军统帅,中军三万人,后军两万人,统帅史彦超,左军一万人,统帅高行周,前军两万人,统帅皇甫遇,安重荣统帅右军一万骑兵</P>

皇甫遇</P>

皇甫遇,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五代十国后晋名将。</P>

皇甫遇年少时勇武,先是跟随李存勖,在对后梁的作战中屡建功勋。后来石敬瑭在河东起兵建立后晋,皇甫遇因为拥立之功也被石敬瑭视作亲信。公元944年,契丹王耶律德光首次南下中原,皇甫遇率兵在郓州胜契丹军,契丹军溺死数千人,之后在榆林店之战与安审琦胜契丹军。公元947年,契丹再次南侵,由于晋军主帅杜重威投降,皇甫遇心中悲愤,割喉自杀而死。</P>

安重荣</P>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五代十国后晋名将。</P>

安重荣自幼颇有臂力,精于骑射。因支持石敬瑭起兵夺位,获得了重用。后来石敬瑭为取得皇帝宝座,不惜出卖民族利益,认贼作父,对契丹称臣、割地、纳帛,使中原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后晋文臣武将中唯有安重荣自恃忠心,旗帜鲜明地反对石敬瑭奴颜婢膝的投降政策,痛斥他的卖国行径,后起兵反叛,兵败被杀。</P>

高行周</P>

高行周,字尚质,妫州怀戎军(今河北怀来县)人,五代十国名将,顺州刺史高思继之子。</P>

高行周出身军伍世家,先后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前后镇守复州、颍州、延州、潞州、洛阳、邺都、宋州、澶州、郓州等地。后梁时期,参与梁晋争霸之战,数次率军冲阵,大破梁军,救出被梁军重兵围困的元行钦、李嗣源。后唐时期,高行周参加后唐灭后梁之战,随李嗣源袭破郓州、汴州,灭亡后梁。公元928年,高行周率军参加定州之战,在嘉山一带大败契丹、义武联军,擒获契丹将领托诺,逼得义武节度使王都自焚而死,平定州叛乱。后晋时期,高行周征讨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叛乱,在唐州大败叛军,逼得安从进自焚而死。 公元944年,高行周率军北上抵御契丹,在澶州城下大败契丹军,迫使契丹撤军北归。后周时期,高行周又征讨邺都,平定邺都留守杜重威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