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贵己,无情!(2 / 2)

华阳太后想了想:“本宫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的性子太像你的母亲了。”</P>

“比如你的母亲就从来不跟你一起去给离秋送药,她会觉得不经意间的母子温情,很可能会刺伤身体不好又内心孤独的离秋。”</P>

“毫无疑问,你的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她总会为旁人考虑。”</P>

“但……温柔、同情、共情、同理心,却都代表着你将充满弱点,以及你会背负太多旁人的负面情绪,最终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内耗,甚至压垮自我心神。”</P>

……</P>

华阳太后认为。</P>

同情他人,意味着背负太多。</P>

那样太累了。</P>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量力而行,遂冷漠无情一些,也是无妨的。</P>

“你这两天分别去拜访了王翦、王贲、李信和蒙武……”</P>

华阳太后询问道:“你觉得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同之处?”</P>

扶苏思索出声:“祖母,王贲以【恐惧】为信条,从诡道。李信刚猛勇武,以身为矛。蒙公则是遵从兵法规律办事……唯独王老将军很特别,感觉他就像不属于兵家之人,已经跳出了杀伐的框架。”</P>

王翦身为当世名将,肩挑兵家传承,却又能不重杀伐,日常生活的规矩也很宽松。</P>

这完全不符合兵家的门风标致。</P>

扶苏拜访前后的最大感受。</P>

便是李信对于家人的冷硬!</P>

王贲日常生活中也是以【恐惧】为准则,让人感到非常压抑!</P>

而军武蒙氏的家风同样是出了名的严!</P>

诚然蒙武对扶苏十分有耐心……</P>

但蒙武对家里俩儿子,那可是真会上手狠揍的。</P>

“武成侯王翦自然是不能以常理度之。”</P>

华阳太后转而询问道:“但他们之间依旧有共通之处。”</P>

扶苏蹙眉:“共通之处……祖母的意思是,他们都舍弃了多余的情感嘛?”</P>

舍弃多余情感,抛弃共情,淡化自我同理心。</P>

正是兵家之人的共通心境。</P>

“没错……扶苏啊!看来你听从夫子的安排,果然是进步飞快。”</P>

华阳太后缓声道:“王翦的家风规矩确实宽松,但王翦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淡漠,对他来说,美姬、美妾跟后院中的花花草草,没有任何区别。”</P>

“王贲、李信和蒙武也是一样的,从诡道,行刚猛之法,按规律办事,都需要扼杀掉自己感性的一面。”</P>

“让自己不再受多余感情和情绪的影响。”</P>

……</P>

统御三军。</P>

一念间,便可决定成千上万名士卒的生死。</P>

攻城之时,最先顶在前面的那批士卒几乎是十死无生。</P>

还有战败时,殿后的士卒同样必死无疑。</P>

但为了大部队,为了最后的胜利。</P>

你身为统帅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士卒竭尽全力的去送死。</P>

这个时候你能花时间去共情,去伤心,去胡思乱想吗?</P>

你不能……</P>

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做出很多次这样的决策。</P>

时间长了。</P>

自然就麻木了,直至冷漠,甚至酷烈……就像王贲那般,把军中的高压和恐惧,带给通武侯府的每一个人。</P>

“相比之下,你的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在本宫的庇护下,她可以保持自己的纯真和柔弱。”</P>

华阳太后侧目道:“但本宫迟早会寿元将尽,届时,你的母亲没了庇护……只靠柔弱,可治理不好这偌大的后宫,也镇不住那个小心思极多的楚胡姬!”</P>

“所以,为了你的母亲,你也必须尽快成长。”</P>

“以自身之无情,扞卫有情的家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大丈夫。”</P>

……</P>

华阳太后想要告诉扶苏。</P>

你之所以能够行走的正大光明,贤名加身。</P>

那是因为有人在黑暗中替你负重而行。</P>

华阳太后认为天性敏感、温和、柔弱都没有问题。</P>

但如果你的身后没有个依仗,同时又不愿做出改变……</P>

那就麻烦了。</P>

结果要么是你被对手吃干抹净。</P>

要么你会在无尽的内耗中,背负太多他人的命运,直至把自己逼疯。</P>

此刻。</P>

华阳太后就是要用【责任】二字,强行让扶苏加速摒弃多余的情感,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执棋者!</P>

注意。</P>

扼杀掉敏感共情,抛弃自我同理心等等。</P>

都是以政治机器为最终目标。</P>

朝堂如战场。</P>

政治家和军事家本质上都是一种生物……掌握奖惩的孤家寡人。</P>

王翦那么恣意看得开,现在却依旧跟儿子王贲渐行渐远,再难交心。</P>

嬴政则在掌权的路上逐渐扼杀了自己的手足兄弟,少时挚友,患难生母……</P>

万般皆是命。</P>

半点不由人。</P>

接下来。</P>

华阳太后又带着扶苏一起处理了个突发事件。</P>

有宫廷谒者把布料针线上贪财。</P>

依律应当充作戍边刑徒。</P>

然而。</P>

华阳太后却直接下令将其杖毙!</P>

以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为代价。</P>

只为让扶苏能够更好的理解何为【无情】。</P>

华阳太后淡然的道:“扶苏,在宫中当差,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P>

“刚刚那名宫廷谒者,他收受钱财贿赂,就意味着承担风险,与下面的人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但凡出了事,他就得拿命来担责。”</P>

“那么他不收钱行不行呢?”</P>

“自然也是不行的,他若不收钱,下面的人会觉得他假清高,不是一条船上的人。”</P>

“本宫吩咐下去的事情,他就会办不好,因为他用不动人,亦或者总会有人给他使绊子,三天两头暗地里使坏,迟早会把他拉下马。”</P>

……</P>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P>

你想清高……</P>

那你就很难做事,而且下面的人会时刻想着把你给搞下去。</P>

反之。</P>

你想做事,想在华阳太后的面前露脸,就必须得让下面的人捧着你,配合你。</P>

这就难免得懂些人情世故。</P>

问题在于……</P>

人情世故之中,同样充满了明枪暗箭。</P>

怎么办?</P>

似乎无论你怎么选,最终都是死路。</P>

“祖母,这……”</P>

扶苏懵了,他从未想过,后宫中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P>

原来他母亲那里的岁月静好。</P>

确实都因为有华阳太后在默默的做支撑。</P>

“好好想想,如果你是刚刚那个宫廷谒者,你怎么办?”</P>

华阳太后勾起嘴角道:“你收不收钱?你是选择人情世故后的东窗事发,还是假清高后的周身皆敌?”</P>

扶苏闻言瞬间露出了苦瓜脸:“我……我……祖母,我能两个都不选嘛?”</P>

华阳太后不置可否:“当然不行,你只有这两个选择。”</P>

人在宫中,身不由己。</P>

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选择。</P>

往往你还有的选,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P>

更多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唯有一条路,一条迈向疯狂的死路。</P>

转眼半晌过去。</P>

扶苏握拳道:“祖母,我……我得找靠山!”</P>

“嗯,还行,不算太笨。”</P>

华阳太后掩唇轻笑道:“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收钱,谙熟人情世故,努力把本宫吩咐的事情办好。”</P>

“同时,只会办事还不够……”</P>

“你还得把你收到的钱,绝大部分上交到本宫的手里,本宫才会有可能成为你的靠山。”</P>

“也就说你又要会办事,又得学会交钱,这样在出了变故的时候,本宫才会保你。”</P>

“不然……就唯有死路一条。”</P>

……</P>

华阳太后展现出了她略显腹黑的一面。</P>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P>

下面的人这贪点,那贪点的,她可以当做没看见。</P>

前提她必须得是受益最多的那个。</P>

一贯钱……</P>

七成归她,三成分到下面。</P>

她会很满意。</P>

六成归她,四成分到下面。</P>

她勉强能认可。</P>

至于五五……</P>

华阳太后表示,你什么档次,跟本宫五五……谁分五呢?</P>

“祖母的教诲,扶苏明白了。”</P>

扶苏只觉心神皆震。</P>

他现在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为何他的母亲统掌不了后宫了。</P>

原因在于……</P>

“明白就好。”</P>

华阳太后拢发过耳:“你的母亲永远无法明白这些道理,因为她会忍不住的去干预……甚至纵容下面的人。”</P>

“身为六宫之主,最忌亲身下场。”</P>

“就像刚刚那个宫廷谒者,本宫绝不会提点他半句话。”</P>

“他当生则生,当死则死!”</P>

“本宫的底线准则就摆在那里,他悟不到也瞧不见,那只能说明他不够伶俐,不够聪慧。”</P>

“本宫的身边,容不下愚笨之人。”</P>

……</P>

何为无情?</P>

华阳太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P>

她不下场,不干涉,也绝不背负下面之人的命运。</P>

她不会因为杖毙一个谒者,有任何情绪波动。</P>

因为宫廷谒者本该有此宿命。</P>

老百姓需要靠天吃饭。</P>

工匠三年一考,不合格就得降级,甚至受到惩戒。</P>

商人在行商之时,有可能面临盘剥,也有可能遭遇劫匪。</P>

这都是个人有个人的定数。</P>

你今天共情这个,明天共情那个,迟早会把自己内耗死的。</P>

故!</P>

人生在世,当首在【贵己】,乃至于秉持【无情】。</P>

“当然,小扶苏你除外……你母亲也除外……”</P>

华阳太后笑着侧首道:“因为我们同宗同族,同气连枝,命运相连。你固然有些过度仁义理想化的笨拙……但祖母依旧会看好你的哦~( ′▽` )~”</P>

扶苏:“(′╥w╥`)!”</P>

扶苏表示,他过往一直觉得自己蛮聪明的。</P>

结果现在他发现……自己纯属命好哇!</P>

另外。</P>

扶苏不知道的是……</P>

他的命!</P>

皆因许尚在一统攻楚之时,提前剔除了昌平君的遗祸牵连。</P>

不然。</P>

昌平君反叛事件,将会让扶苏失去生母芈华,华阳太后也会因此郁郁而终,连带着整个楚系秦臣派系尽皆荡然无存。</P>

两相对比之下。</P>

现在的扶苏,确实命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