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摄政掌国,励精图治,一切皆为我大秦,此为公忠体国之表率,百官万民之楷模,还望王上能够迎归太后,靖浮言,定民心,固我大秦社稷!”</P>
在场共计二十七名赵系秦臣。</P>
其中三人领头。</P>
分别以孝、礼、忠三个核心请谏,阐述了迎归太后的正当性,主要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P>
然而。</P>
众所周知。</P>
儒者不入秦。</P>
大秦现在对儒家的那一套,也根本不屑一顾。</P>
“好一个公忠体国,万民楷模啊!你们是要孤睁着眼睛说瞎话嘛?”</P>
嬴政剑眉一挑:“太后忤逆祸国,孤将其幽禁于旧都,一切都是按照我大秦法度行事!”</P>
法就是法!</P>
做错了事,就得受罚!</P>
昔年秦惠文王嬴驷在太子时期犯法,也同样遭到了放逐。</P>
包括太傅嬴虔和公孙贾也全部受到了劓刑……</P>
综上。</P>
在大秦,律法至上。</P>
“王上,太后实乃国本啊!”</P>
众大臣纷纷叩首:“我等今日所请,一切都是为了大秦,还望王上明鉴啊!”</P>
“孤已明鉴!你们张口巩固国本,闭口为了大秦,实则怀揣的全是私心!”</P>
嬴政微微侧首:“让孤猜猜,究竟是谁鼓动你们来的……吕不韦?仲父失势以后,愈加谨小慎微,必然不敢在太后之事上,与孤犯呛。所以,吕府中有人擅自行事,八成就是其子吕辉吧!”</P>
吕辉,吕不韦长子。</P>
众大臣闻言瞬间惊恐万分,颤抖如筛糠。</P>
“你们这些人啊!多多少少都曾受到过太后的一些恩惠,看似在为太后说情,其实也是为了你们自己!”</P>
嬴政漠然道:“包括吕辉也是想通过迎归太后,进而保全吕氏门楣,有意思……现在一个同辈小臣,都敢在孤的面前玩手段了,看来吕不韦是真的老了啊!”</P>
嬴政表示……</P>
渭阳君、吕不韦、昌平君、华阳太后等等,这些朝堂上的诸派系之首,与他打打擂台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P>
可吕辉着实上不了台面!</P>
甚至都不能让嬴政为之动怒。</P>
没必要。</P>
“孤曾说过,凡言赦免太后者,杀无赦!”</P>
嬴政吩咐道:“蒙恬,把这些人枭首示众,悬门三月,以儆效尤!”</P>
蒙恬拱手:“喏!”</P>
青年将军在嬴政的面前从来不多话。</P>
对于诏命。</P>
蒙恬永远都是应声称诺。</P>
随着嬴政的銮驾远去。</P>
“铮!”</P>
蒙恬率领十几名卫尉,拔出了腰间的青铜剑。</P>
紧接着。</P>
在一片惊恐的求饶声中。</P>
一颗颗人头落地。</P>
血溅宫廷!</P>
说到底……</P>
嬴族宗亲们闹的再凶,甚至达到了自焚逼宫的地步,但嬴政依旧会选择暂时性的退步容忍。</P>
毕竟都姓嬴,是同宗同族之人。</P>
乃王权之基石。</P>
嫪毐叛乱,宗室拔剑那是真上去拼老命啊!</P>
然而这二十七名赵系秦臣居然去学嬴族宗亲的骚操作。</P>
只能说与找死无异。</P>
……</P>
很快。</P>
咸阳东城门,悬首二十七名大臣。</P>
瞬间使得整个王都的风气,再次变得肃杀起来。</P>
同时。</P>
朝臣们也算是彻底认清了秦王的底线。</P>
那就是事涉太后,谁碰谁死!</P>
吕府中。</P>
吕不韦对于长子的擅自行事,气的不轻,亲自施以家法鞭刑,把吕辉打了个半死,满背血肉翻飞!</P>
嬴政自然很快便得到了消息。</P>
他当即颁发了诏命,令吕不韦择日前往洛阳封地养老。</P>
至于更重的处罚。</P>
堂堂大秦文信侯,前任相邦,食邑十万户,总不能真的因为一次迎归太后的谏言,就对其大开杀戒。</P>
嬴政终归还是念着旧情的。</P>
两刻钟后。</P>
咸阳狱。</P>
嬴政站至牢门正前,蒙恬拎着精致餐盒立于一侧。</P>
“夫子,我们又见面了。”</P>
嬴政开口,他并未跟许尚坦白自己是秦王。</P>
原因在于。</P>
他觉得用关中勋贵子弟的身份,会让许尚更加的知无不言……</P>
“哦?是小赵啊!”</P>
许尚坐起身,笑了笑:“老夫还道你我缘分前日已尽呢!却没想到……你竟会如此大费周章的搭救于我。”</P>
“不瞒夫子,晚辈有一事相求。”</P>
嬴政想要出一道难题!</P>
许尚抬手:“尽管说来。”</P>
嬴政略作思索:“夫子,家父向秦王提议迎归太后,犯了忌讳,晚辈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挽回局势,救出我父。”</P>
这道题就是嬴政在路上想的。</P>
用二十七颗头颅化作灵光乍现。</P>
恰好用于此时此刻。</P>
许尚摇头无奈:“乃父还真是专逆龙鳞啊!”</P>
嬴政见状蹙眉:“夫子觉得家父已然无救了?”</P>
许尚闻言回应:“不!龙鳞既然可逆,自然亦可顺之,乃父还是有救的。眼下大秦东出在即,为了一统大业,再论及孝道,秦王迟早会选择把太后迎归回咸阳。但……乃父也有可能挺不到秦王改变想法,就被砍了!”</P>
嬴政:“……”</P>
……</P>
【pS:本文大秦王族遵照的是(嬴姓赵氏)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