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权力有毒(求追读收藏)(1 / 2)

“季大侠自回马邑城。赵破奴呢?不是和郭侠士同行吗?”王娡问郭解。

“娘娘,”郭解有些苦涩地说,“那孩子……他恐怕是死了!”

“死了?!”王娡吃惊追问,“怎么会死呢?”

“带他回马邑的路上,他忽然生病发起高烧,面红目赤,浑身疼痛,难以行走!他怕是疫病染病给小人,趁小人给他找水之时,偷偷走了!”郭解说着,不禁哽咽,“这荒凉之地,只怕他是撑不过去……”

赵破奴,这是出血热病!

王娡咬紧嘴唇。她挖鼠洞收集的鼠肉和鼠洞里的麦粒,看赵破奴饥饿,拿出来给他吃了。难道带的有汉坦病毒?

草原上鼠类为患,破坏草原也传播疾病。加之荒原上烹饪不便,食物加工食用方式简单粗暴,导致鼠疫、出血热等疾病时有爆发。

这么一个血性刚烈的男孩子,却死于出血热,让王娡心痛不已。

回到长安城,已是暮春时节。妹妹王皃姁因产后虚弱,留下一个五岁的皇子和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撒手人寰。

小王夫人遗言:二位皇子均由姐姐——皇后王娡抚养。王皃姁坚信姐姐肯定活着,哀求景帝刘启想办法营救王皇后。所以,边关郡守程不识、李广部属,都派出了小股军队寻找,因不敢深入大漠而无果。

景帝刘启看着王娡摆在他面前的东西,不禁冷笑:“中行说所献地图,可信吗?咬舌自尽?他有如此忠心,为何屡屡祸害我大汉?”

“陛下!臣妾所言,句句属实。中行说说,先皇和皇太后大行,他没了恨,也没了活头!他挟私报复的是逼他去匈奴的先皇。匈奴人现正和乌孙国争夺伊列河谷(汉书记载伊犁原叫伊列,伊里,伊丽)。所以陛下登基这些年,匈奴只是小股袭扰。一旦乌孙国兵败,匈奴必成强敌,我大汉恐怕江山社稷有危!”

“这就是你被匈奴人关了数月所得消息?”刘启病态疲惫的脸上满是轻蔑,那阴鸷、鄙夷、不屑,深深刺痛了王娡!

“陛下,”王娡压下心头悲愤,“战机不可失……难道陛下忘了,我大汉和亲,送女人去姑息匈奴时,陛下曾言——“待积蓄力量,国富民强,必将那匈奴斩杀殆尽!方消弭我国仇家恨”?”

“我大汉开朝,刚历经秦末乱世,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高祖车驾连六匹毛色一致的马都凑不齐。丞相诸卿不得不乘牛车上朝。所以方有了几代帝皇和陛下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开关梁,方关津,驰山泽之禁”之策!”

“现国库充盈,民富国强,如不趁匈奴与乌孙缠斗,发力除之。难道让我大汉,依旧做蛮夷之草谷,任其劫掠宰割?先皇与陛下在燕代两地所建马场,三十六牧苑,颁布马政,不都是为灭匈奴而备?”

刘启沉默一会,冷冷说道:“母后薨逝,守孝三年,不宜刀兵。后宫之人,恪守宫规,莫要干预朝政。身为六宫之主,应管理后宫,却擅自出宫,带太子轻入险恶之地!又受蛮荒之人凌辱,损我大汉之颜面!”

“回宫自省,不得擅出!”刘启一拂袖,宦官和侍卫上前,架住王娡离开未央宫。

弗一回宫,王娡就急不可耐地见景帝刘启,只为献上中行说所绘西域地图,却换来的是刘启的冷漠以致嫌弃!言谈之中,连句皇后都不肯叫,可想而知,对王娡是多么不满!如果不是太子刘彻和小王夫人,只怕她这个皇后之位,早已易人!

“母后!”

“母后!”

三凤一龙候在椒房殿,远远看到王娡,就激动得泪流满面,母亲与孩子少不得抱头痛哭一场。

“母后,孩儿已由父皇赐婚平阳侯曹寿,原定于三月大婚……是孩儿坚持告父皇,等母后归来才得完婚……”长女平儿哭泣着,告诉王娡,“没有母后送嫁,孩儿宁死不出椒房殿!”

平阳侯曹寿,是开国功臣曹参之孙,景帝刘启对长女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

“那我的阳信公主就是平阳公主了!”王娡笑着流泪,“平阳侯食邑一万两千户,你父皇给平儿的夫家果真是万户侯……”

正是四个儿女,与王娡精心编织的重重关系网,才让刘启不敢轻易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太子刘彻:“我要母后!”

平阳公主:“我要母后!”

王皃姁临终遗言:“陛下,救我姐姐!”

馆陶公主:“这样一个贤德皇后!”

卫绾、窦婴、周亚夫、郅都、袁种等重臣名将:“皇后素有贤名,又得群臣和百姓敬爱!”

……

为什么皇帝叫孤家寡人?就是在你以为皇权至上,想独断专行的时候,亲人、臣子、所有人都和你唱反调。没人合你的拍,你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压诸心中。

“母后,孩儿能不能不回太子宫?听说父皇下命,母后不得擅出椒房殿,孩儿想陪母后……”刘小猪眼巴巴的看着王娡。

“这……彻儿要你父皇允准吧!娘亲做不得主……”

王娡的话还没说完,刘小猪就欢快地叫:“孩儿去求父皇!”转身就跑!

帮双儿姝儿擦去泪水,王娡一转脸,看到郅晴眼泪汪汪的站在一旁。

“晴儿!”王娡招手,叫她一声。

“皇后娘娘……”郅晴哽咽着跪下行礼,“您瘦了……听说您的腿受伤了……”

尽管王娡竭力掩饰,但她的腿伤,行走时隐隐作痛,留心看还是能发现异常。

“没事的……”王娡说着搀扶她起身。

“娘娘出事后,太子啼哭不止……”郅晴说着,泪水簌簌落下,“听说娘娘回来,他才得安稳,有点笑模样了!”

这晚,众人都瞌睡得睁不开眼了,刘小猪还是偎着娘亲,问东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