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树林里可见度在慢慢降低,赵九带着的一队人晕的晕,死的死,能自由活动的所剩无几,要尽快走出这林子,要不然,一夜之后这一小队人马能不能有活着的真不好说。
稍事休息,赵九站了起来,衣袖里沉甸甸的,他想起来,临出京城的时候,宗政骞尧给了他三个锦囊,关照他生死关头可以用一个,他站着沉思了一会,手伸进袖口,摸了摸。
“九殿下,咱们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一个士兵说道。
赵九打定了主意,把手伸进衣袖,他闭着眼睛,做着抉择,一个锦囊摸着有些硬,他迟疑了一下,犹豫过后,把那个稍硬的锦囊拿出来。
这是一个红色的锦囊,赵九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锦囊里装的会是什么?他摸了半天也猜不出来。
“九殿下,天快黑了,我们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士兵催促道。
赵九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他拆开锦囊,里边是一个火折子,还有一个小罗盘,罗盘指引方向还可以理解,这火折子是干嘛用的?
赵九心里思忖着,他握着火折子,打开,有火苗窜出,打开,合上,打开,合上,他发现,打开火折子的时候,周围的白色气体好像被驱散了。
忽然,他懂了。
“你们几个,弄一些可燃的东西来。”那几个士兵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快去,我有用。快。”那几个人向四处寻去,寻一些干燥的木棒,把树叶、草绑木棒两头,赵九用火折子点燃,果然,火棒子可以驱散自己周围的白色雾气。
做完了准备,赵九用罗盘找着方向,你还别说,有了这个东西,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了。
英王府里,英王焦急地像在等什么人?
签书枢密院事景秋是一个个子不高,身材瘦削,眼睛深陷,鼻子坚挺,嘴巴轮廓分明,他迈着沉稳的步子进了英王府。
“拜见英王!”景秋揖道。
“景院事,听说北边边防要换防了?”英王盯着他问道。
“正是,这事在朝堂之上大已经通过了,并且枢密院把第一批换防人的名单递了上去,陛下也批准了。”景秋一字一板道。
“那……第一批回来的人没有变动了吧?”英王道。
“名单是御史中丞钱大人拟定的,应该没有变动了。”景秋道。
“第一批谁带着回来?”
“是定远将军,带着将士共百多人。”
“哦!好,我知道了,以后有什么事咱们还要多交流。”英王用手指着自己和景院事。
“不敢,英王要是有事情尽管吩咐。”景秋道。
“好好,好,景院事真是聪明人。”
“英王要是没什么事,在下告退!”英王点了点头。
景秋出了英王府,表面上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是,心里却一阵阵发紧,英王怎么问这事?这事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广南东路的大帐里,忠武将军坐在地上,抱着头一言不发,屋子里的其他将士也没人说话。
“九殿下回来了!”大帐外一声喊。
忠武将军起身冲了出去。
赵九还蒙着嘴巴,其他几个人衣衫沾满泥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只有眼睛比较灵活。
还有两个被架着的士兵。
忠武将军一看,道:“九殿下,你可回来了,这是……”
“别提了,不知道遇到的是一股什么雾气,熏过去两个,一个喝洼子里的水突然就死了。”他一把扯下嘴上的布条。
“太子……”忠武将军欲言又止。
“太子哥哥没找到。”赵九看着众人,接着说道:“你们也别担心,没找到也是好事,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给九殿下和众位将士拿些吃的,这两个晕过去的,找当地的人给看看。”忠武将军对其他人说道。
赵九进了大帐,忠武将军站在后面,道:“殿下,明天咱们怎么办?”他一个将军能不知道怎么办?
“明天继续找太子,派出去小股队伍,营地也要加强警戒,如果蛮人来叫阵,千万记住,不要出战,现在他们气势正盛,我们要暂避锋芒,寻找合适的机会,给他们迎头痛击。”忠武将军一听赵九这么说道,他不禁表示赞同。
夜色来的时候,长公主在自己的大殿里来回走动着,她说不上有一种什么感觉,反正是心里慌慌的。
宗政骞尧进大殿的时候,她赶忙迎了上去。
“长公主!”他揖道。
“我知道,你心里其实一直都和我存着距离。”她低声道。
“有没有距离不重要,礼节还是不能缺少的。”宗政骞尧低头说道,他不敢直视她火辣辣的眼睛,毕竟这大殿里还有侍女和中贵人一干人,人多嘴杂,说不定哪里就有一双眼睛盯着她,他不想带给她任何伤害。
“好,就依你吧,什么事?”长公主前半句低声说道,后面声音有些大。
“驸马的事情已经定了,最近就动身,可能会赶在元日前到京城。”宗政骞尧道。
长公主慢慢地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道:“五年了,无人与我立黄昏,离愁渐远渐无穷,寸寸柔肠,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我都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我也从未感受到他的温暖,大概命运就该如此。”转身,她强颜微笑,却禁不住抬手擦拭着眼泪。
宗政骞尧掏出自己帕子递了过去。
长公主看他一眼,接过帕子端详着,道:“这一块真清新,我怎忍心弄污了它?还是还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