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村里情况(一)(2 / 2)

张大彪介绍道,“咱们这跟其它地方一样,实行的是人七劳三。也就是说大队的收成除了交公粮外,余下的部分,70%的粮食、钱都是按照人头分配,满足每个成员的基本口粮。</P>

30%的部分则根据工分分配。</P>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偷懒不上工,只想白拿那70%的人头粮,咱们大队规定了一年必须要有多少工分,才能发放那70%的人头粮。</P>

若是没有达到发放人头粮的标准,可以拿钱补足那些工分。”</P>

如果你分到的粮食不够一年的嚼用,可以跟村民或是大队换粮。</P>

不过大队或是村民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换不到你们就只能另想办法。”</P>

“你们这些知青,只要你干够了那70%人头粮的工分标准,或是用钱补足了,那人头粮还是会满足你们的。”</P>

刘婧雪很明白,这并不是对知青宽容,只是土地有限,村里收的粮食有限,如果逼着知青下地挣工分,工分多了,到时候不是分走了本应该分给村民的粮食。</P>

人都是有个亲疏远近的,跟毫无关系的知青们相比,自然是自己村的村民比较重要。</P>

说不定他们大队那70%的人头粮分粮标准也是知青下乡后才有的。就算村里也有懒汉,但有家人替他们分担,挣足工分。</P>

而知青们孤家寡人下乡,若是都只想偷懒,只拿那部分人头粮,难不成真让村民们养着他们了。</P>

想来那70%的人头粮分粮标准的工分,若是换成钱,也堪堪够买那些粮食。</P>

陈国庆道,“咱们大队不强制知青下地的规定,还是很人性化的。”</P>

“这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你们那些城里人哪懂得种地,不添乱就行了。</P>

之前下乡的那些知青,让他们拔草,草没拔掉,反而把秧苗给拔了。</P>

让他们锄地,地没锄,反而把自己脚差点给剁了,还得大队出钱给他治伤。</P>

你们这不是下地来建设农村的,是尽给农村来添乱的。</P>

后来逼得没办法,才想了这个方法。</P>

只要你赚足了工分,或是用钱补足了,人头粮会分给你,保证你不会饿死,但要想吃饱,吃好,那你就得自己挣,或是靠家里补贴了。”</P>

刘婧雪最好奇的便是队里的工分制,便问,“大队长,咱们队里的工分是怎么定的。”</P>

“成年男子一天的满工分是十工分,成年女子一天的满工分是八工分。</P>

当然并没有定死,若是这个女的跟男的一样能干,那她也是满工分十工分。”</P>

“一定是干满一天才算是满工分吗,按时长来算,或是按干的活来算的。”,刘婧雪确认。</P>

“肯定得按干的活来算,不然一直在那磨洋工怎么办。</P>

每天早上出工,小队长会划一块地给你,规定你今天干完这块地是多少工分。</P>

如果你一天干完了,那就是你一天的工分,如果你半天就把那块地干完,另外半天你也可以再找小队长要块地继续干。</P>

但你也不能无止尽的干,毕竟地有限,粮有限,如果你干得太多,别人的活就少了,他们还怎么分粮,怎么养活家人。</P>

因此在平常的时候,一天最多也就十工分,就算你超过了十工分,那也只按十工分算。</P>

如果你们一大家子,你可以干完十工分的活后,给家里人帮忙,那工分也就算在你家人身上了。”</P>

“刚才说过,那只是在平时。</P>

秋收的时候,为了鼓励人多干活,好早点将粮食收回来,那就是特例了,就不定死一天只有十工分了,干多少算多少。”</P>

刘婧雪听后,心中有了主意。自己平时可以上半天工,休息半天,那半天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情。</P>

在秋收工分不封顶的时候,倒可以多干点,多挣点工分,毕竟那时候是规定了必须要上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