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水边夜话(2 / 2)

徽商天下 寄奴 1436 字 5个月前

黄家毕竟是徽州大族,首富之类的兴许还不是,但也不会差多少了。大家族,人际关系本来就是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这时候小一辈也都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就变得更加微妙。只是,无论如何,这毕竟也都是黄家的内事,对自己一个外人说起这些,未免也有几分交浅言深的味道。随后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了黄于升的用意。无非是向自己传达一个真诚的信号,希望有些事情上可以不去做计较。

呵,本来也没准备去计较什么的。

黄于升这边随后便也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有些试探地问道:“许兄,那诗的事情……?”

“诗?什么诗?”许宣神情疑惑,淡淡地道。

黄于升听懂了,这时候顺着许宣给的台阶就下来,有些东西于是正式地揩过去了。

随后又聊些别的。

黄于升有些感叹:“许兄是有才的,《水浒传》、《西游记》在下看过,觉得……很不错。只是,《笑傲江湖》居然还要好看些,话本精彩到这种地步……哈,此前从未想到的……”说完顿了顿,才又强调一遍:“许兄大才啊!”

许宣倒是笑了笑,有些不置可否。这个时代传统已经开始勃兴起来,原因自然很多了,印刷业、书坊等等的推动都是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市民阶层崛起之后所带来的读者群体,以及读者需求的扩大……如黄于升这般的读者并不少见。

不过,同样的故事若是采用了不同的讲述方法,精彩程度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虽说这时代在一些顶尖的传统那里,也能找到很鲜明的特色,令人惊叹的也是有的。但大体说来,传统的叙事手法毕竟有限,和后世相较起来自然也差得远。

《笑傲江湖》,即便在后世品类繁多的通俗里面,也算得上很不错的,故事背景,大约也是明代罢。

“其实在下也曾去书坊寻过汉文兄你,不过未曾得见。”黄于升说起这些的时候,二人正走到石桥边上:“问起你家住何处,店家也有些语焉不详……至于《笑傲江湖》,店家却是根本不曾听过的。随后便想,这书许兄写来,内中怕也有目的?”说到这里,笑着看了许宣一眼,随后摇摇头:“写得好啊……想到那诗,先前诗会的时候便心痒难耐,有些……唐突了。”

这样说着,又想了想,随后掏出一锭银子:“许兄,你才华是有的,只是有些时候日子也会清贫一些。这里是纹银二十两,就当……就当许兄的润笔费。剩下的故事么,嗯,自然也是这般算……”

许宣笑了笑,便随手接了过来。当初他在书行抄写,每日午后便有主顾家中的下人过来取书。《笑傲江湖》他只写出三章,随手署上名字做成诱饵。那日抄写的主顾其实有三个,之所以会选黄于升,大概也是巧合了,谁让另外两人都是小姐呢……

这时候黄于升既然上钩了,也是本来就有过预期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客气了。在书行抄写的时候,一日下来也不过十数文,如今黄于升随手给了二十两,差距不可谓不大。心情其实有些感叹,要奔小康的话,还是得吃大户啊……后人诚不欺我的。

许宣随意的姿态,看在黄于升眼里,随后才真的放心下来了。不过随着心头的轻松,有些惫懒的习性便也跟随着起来,微微撇了撇嘴:“你们读书人……不是号称视金钱如粪土么?”

许宣闻言,似笑非笑地看了黄于升一眼,知道心中去掉了某些包袱,如今这般做派大概才是黄于升本来的模样。想了想,随手在黄于升的肩膀上拍了拍,有些语重心长:“念卿啊,在下家中世代务农的……”

随后信步走向石桥。老桥在夜色里微微露出轮廓,水面上偶尔有渔家的灯火。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横竖也赚钱了,心情轻松,这时候随意地哼起记忆中的歌谣,觉得有些应景……只是随后居然略略也又有些伤感起来。

黄于升在后头怔了怔,起初有些不明白,随后想到自己所说的视金钱如粪土……呃,世代务农……好吧。于是也明白过来了,有些无谓地耸了耸肩,随后赶上许宣。

“今天的你我,哼哼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哼哼哼,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河水在石桥壁面上轻轻拍打着,石桥上便又有细碎的歌谣声传过来。因为歌者随意,所以有些韵律被流水声轻轻掩盖,倒也听不清晰。

“呃……什么乱七八糟的。”月色朦胧起来,远远的可以看见石桥上华服的公子抓抓后脑,随后兴许是想到别的东西。

“那田伯光……”

“后来如何了?”

声音这般传过来的时候……水流汩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