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娘子不该最清楚吗?(1 / 2)

“珑姨,你和邢叔要不要带几个学徒?”</P>

宋锦单刀直入地询问。</P>

银珑明白了,“小小姐想培养大师傅?”</P>

“想成为大师傅,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我是想快速教出几个能用的。”</P>

宋锦的话让银珑听不明白。</P>

宋锦又补充道:“我不需要对方学会所有的手艺,一人只需要熟练的掌握一两种即可。”</P>

新人去学所有的知识很难。</P>

但专精一两样药材的炮制法子就简单多了。</P>

炮制药材是一个学问很高深的手艺,不是说知道工序步骤就能当师傅。</P>

想要真正掌握这门手艺,实践是非常重要。</P>

让每个学徒每日只练习一两种,手法必定会越来越熟练。</P>

一两个月练习下来,自然就手熟了。</P>

而且大家分工,日后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竞争。</P>

银珑觉得此举很不错,当即决定这样做。</P>

召来店铺里的药童。</P>

直接询问过他们想不想当学徒?</P>

一共八名药童。</P>

最小的八岁,最大的十三岁。</P>

听到可以学习炮制药材,等出师了还能升工钱,一个个都感激地看向宋锦。</P>

宋锦笑道:“行了,快去干活。这门手艺活能不能学上手,还要看你们自个儿的能耐。”</P>

“东家,我们一定会好好学。”</P>

“对对,好好学。”</P>

当中有一个孩子跪下向宋锦磕头,接着其他几个孩子都有样学样,纷纷跟着磕头。</P>

自从来到济方药铺。</P>

工作是辛苦了点,但能吃饱穿暖还有工钱命,最重要是东家和管事的人好,不会动不动打骂他们,所以孩子们是感恩的。</P>

宋锦挥手示意他们离去。</P>

这些孩子在想什么,宋锦很清楚。</P>

这一份感恩,能维持多久。</P>

宋锦却不清楚了。</P>

因为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心思,随着长大就会变多,就像宋家以前的大药坊,勾心斗角从来没有断过。</P>

但只要能把活计干好,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意,作为东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P>

宋宽是这样做的,宋锦也是同父亲一样的做法。</P>

药童离开没多久。</P>

又有一对兄妹过来。</P>

兄妹俩一把跪到了宋锦跟前。</P>

宋锦错愕了一下,旋即打量起二人。</P>

跪地的瘦弱小少年,十岁出头,正是娄汝翰。</P>

在他身边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P>

小姑娘很瘦,大眼透出几分机灵,穿着药童的衣服。</P>

想不到当初留下了十两银子。</P>

居然真的救了小姑娘一命。</P>

只能说运气不错,毕竟当晚看她的情况,病得相当严重的。</P>

当然,若不是现在看到他们,宋锦都要忘了。</P>

宋锦装着不认识他俩,疑惑地开口问:</P>

“你们是新来的?”</P>

“东家,我和妹妹来济方药铺送个口信,金掌柜见我们无处可去,便好心收留了我俩,这几天就在铺子帮忙干点散活换口饭吃。”</P>

来到这里的日子,是娄家兄妹无法想象的。</P>

他们喜欢这里的安稳。</P>

没人打骂,还有饱饭吃。</P>

可是掌柜说他们的去留,还要问过东家的意见,只要东家点头了就没有问题。</P>

娄汝翰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东家,我们想留在这里干活,掌柜说要经过您的允许才行,求您收留我们兄妹俩。我们会认真干活报答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