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济方药铺(2 / 2)

“宋家仇人不简单,去多少人也是枉搭。”</P>

信是宋锦让秦老头送的。</P>

上辈子宋锦沉浸于悲伤,没有及时联系金玲他们。</P>

他们去府衙打听,反而被人盯上,一死一重伤。</P>

重伤的是银珑的丈夫。</P>

而死的人却是金玲唯一的儿子。</P>

金玲和银珑是宋锦母亲的大丫鬟,与宋母一起长大。</P>

在宋锦一岁,宋母病逝。</P>

二人又悉心照顾宋锦。</P>

宋锦十一岁那年,跟随父亲去山民家收草药,回家后突发奇想,要用私房钱开间药铺,要收很多草药送给父亲。</P>

开店铺总要有信得过的人帮忙,宋锦想到金玲和银珑。</P>

两人伺候宋母半辈子,又照顾宋锦长大,年纪也大了,宋锦便请父亲施恩,归还了两人的卖身契,父亲却连同她们丈夫和孩子的卖身契一同归还了。</P>

什么要求也没提,只让他们以后好好替宋锦做事。</P>

宋宽这样做法,是想给女儿上一课。</P>

教会她施恩于人,一定要施到人家心坎上。</P>

对于金玲和银珑她们,对自身恢复良籍的执念不大,反倒是对儿女的未来更为看重。</P>

外面世界不是那么好混的。</P>

两家没有根基,想在徽州府谋生不易。</P>

到时宋锦再找上他们,让他们帮忙照看铺子,定然会感恩戴德,尽心尽力。</P>

当然了,宋宽敢如此做,也是不怕两家背叛。</P>

女儿还小,生活太过平稳了,不全是好事,只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才会飞快的长大。</P>

宋锦掏出私房钱开药铺,还将家中典藏的医书和种植药材的要点,择抄给了金玲和银珑。</P>

歙县作为徽州府县,是徽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宋家经营百年的地方。</P>

宋锦自然不会抢自家的生意,最终挑选了最小的黟县开铺。</P>

由于宋锦年幼,店铺租赁由金玲出面签合同,正因此抄家的时候,宋锦的小药铺成了漏网之鱼。</P>

而济方药铺初衷不在卖药,而是在于收草药和发展药农。</P>

遇到无钱买药看病的百姓,金玲等人会教他们辨识草药,采药换钱。观察过人品忠厚的,才会招为药农,教人种植草药。</P>

种子由药铺提供的。</P>

在种植前会签定合同,等收成只能卖给济方药铺,按市面的正常价格收购。</P>

开铺子头尾六年。</P>

第一年亏了好些银子。</P>

但一年比一年亏损少,去年已经开始盈利。</P>

宋锦知道以后药铺会一年比一年赚钱。最大的原因,是济方药铺花几年养出了一批药农。</P>

以后会有稳定的药材来源。</P>

刚刚做出成绩的宋锦,还想今年向父亲炫耀一下,谁料宋家突然就出事!</P>

金玲哭过后,便问:“小小姐,您如今藏在哪里,要不要先住到我们家?”</P>

“我成亲了……”</P>

宋锦来此一趟,是告诉金玲他们,她生活在秦家沟,并隐藏身份嫁人了,“玲姨,你告诉一声珑姨,我现在很安全。还有,我让你帮忙联系的人……”</P>

“那人回信,说宋老爷他们在屯溪失踪。”</P>

“果然……”</P>

前世没有上京!</P>

没有想到竟然是南下?!</P>

屯溪?</P>

屯溪大码头!</P>

刹那间,悲伤如潮水般涌上宋锦的心头。</P>

前世花了十几年都没有找到一丝半点的线索。</P>

原来关键是在这里。</P>

徽州府商贸鼎盛,屯溪码头货运,每日来往船只繁多,想私下偷偷运走一批人,简直如溪水流入大海。</P>

无迹可寻。</P>

这辈子还能找到家人吗?</P>

宋锦只能祈求时间不长,还会有迹可循,“玲姨,帮我联系那人,我想亲自和他谈一谈。”</P>

金玲想劝宋锦。</P>

转而想到自己身份,便只能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