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你看看,这个胡惟庸是越来越过分了,这么多官员的任免他一言而决,他当他是谁。”</P>
朱元璋强忍怒气,这要是放在平时,他早就开始咆哮了。</P>
“父皇,眼下还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如今胡惟庸党羽遍布朝堂,不能轻动,得确定好证据,然后徐徐图之才行,不然容易引起朝堂震动。”</P>
朱标作为太子,被朱元璋悉心培养的接班人,知道了胡惟庸的所作所为,自然有所计较,只不过他没有朱元璋那样的魄力。</P>
在朱元璋看来,小小胡惟庸,翻手之间便能镇压,想什么时候动他就什么时候动他。</P>
“唉,权力啊,咱都给这胡惟庸滔天的权柄了,他怎么还是那么的不识趣呢。”</P>
朱元璋单手敲着桌子,虽然生气,可是胡惟庸还得用,即便是动胡惟庸,那么空出来的这些官员也得尽快做出安排才行。</P>
一时间,朱元璋显得有些烦躁,胡惟庸背景不深,本来就是朱元璋培养出来制衡淮西勋贵跟浙东文人集团的存在,动胡惟庸简单,但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而且后续还相对麻烦。</P>
朱元璋此时想的就是如何拿下胡惟庸,然后趁机废掉丞相,然后把相权也拿在手里。</P>
“毛镶,这段时间你派人出去搜集胡惟庸的罪证,不要声张,暗中进行。”</P>
朱元璋还是做出了决定,他有些忍不了胡惟庸的做法了,既然要做,那就搜罗罪证,要不然满朝文武以及天下人如何看他,虽然他不在乎。</P>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打下天下,他非常的好学,深谙平衡之道。</P>
“是,皇爷。”</P>
毛镶虽然心里有些震惊,可作为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他只能听命行事。</P>
暗地里,胡惟庸拉拢的人不算少,可这一切都不足以支撑他造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朱元璋的威望可不是他能比的。</P>
“派人去联系一下倭人,到时候还得需要他们协助。”</P>
这段时间,胡惟庸也渐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虽然朱元璋还是一如既往,可胡惟庸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P>
权力的滋味可不是谁都能摆脱的,特别是位高权重的胡惟庸,大权在握的他又怎么舍得放下这一切。</P>
“上位,想动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P>
不止朱元璋在准备,连带着胡惟庸也在准备着,在经过徐平安提醒后的胡惟庸,此时确确实实生出了造反的想法。</P>
拉拢朝臣,结党营私,以丞相之名行皇帝之权,每一条都是大罪。</P>
只不过胡惟庸在大局方面还是差了不止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