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与大哥相爱相杀的往事(6)——误判大病与是否善于倾听(1 / 1)

怀念我的公公 层波潋滟 1088 字 10个月前

当初公公在我家原音再现大哥一些言语,控诉大哥对他态度不好。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都不算大事,不过也有一件相对较大的事。

2012年(婆婆在世最后那年)的端午节,公公婆婆那时还住我家。午饭后,我看到公公站在我家客厅靠窗位置给老家大哥打电话。他让大哥帮他问老家县城医院有没有开展微创手术,他想选个合适时间回来做手术。原来公公患了多年的前列腺炎,最近排尿变得困难,一直在吃药缓解,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公公户籍和原单位在老家,他在老家住院比在异地住院报销比例高。我娘家爸是退休西医,他建议我公公回老家住院,做个微创手术根治此病。但我娘家爸不清楚相对落后的老家医院是否开展了微创手术,就叫公公先让他大儿子问清楚。

公公是个急性子,立刻打电话给大哥说了。之后焦虑地等待回音想早点搞清楚。那边大哥不知道公公真实病情状况,以为还是老样子。潜意识里也认为公公年龄大了不适宜做手术,就一直没去问。

公公这边等得心焦,又不好意思催。直到一个月后再也忍耐不住,他又打电话问大哥。大哥在电话里编了一个托辞说:“我去医院问过了,医院没有微创手术。你们老年人年纪大了恢复慢,做不得手术,万一感染了流脓流血的恼火。”公公听后,悻悻然作罢。加之后来婆婆病重,全家人的主要精力都在关注婆婆,公公也就暂时没提这事。婆婆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公感觉前列腺炎更严重,就对我先生提出他的手术拖不得了。我先生想尽量争在取老家住院。为了慎重起见,决定再问一下老家县医院是否开展微创手术。这次没找大哥问,而是找了他一个学生家长问。该学生家长恰好是老家县城医院医生。结果学生家长很快回话说老家县城医院早就开展了微创手术项目。

先生就于当年暑假把公公送回老家住院,做了微创手术。期间先生吃住在大哥家,并与大哥两兄弟轮流照顾公公。

公公的手术做得很成功,解决了他的大问题,而且报账下来也没花多少钱。大哥在这件事上感觉有点尴尬,他没作任何解释,但他和我先生轮心照顾公公也弥补了一部分过错。公公病好后对大哥又多了一丝不满,他过后想起了就要在我先生面前说一句要不是他三儿,他早就活人被尿憋死了。

当然大哥在这件事情上是有点误判和应付。但指责别人容易,自己实际也可能犯错。就拿公公2019年底住我家那段时间来说吧。我们天天早晚在家守着他,他在我家最后那两个月的晚上经常剧烈干咳,也无其他感染症状,我和先生都没引起重视,误判为他的肺气肿加重。结果元旦他轮到住大哥家,就按肺气肿病情加重例行住院,医院做透视检查发现他肺部有癌症包块。我又查了网络,才知道公公之前的剧烈干咳就是肺癌的症状。由于我们的无知和忽视,没有早两个月送他到医院检查。虽然早两个月发现癌症也是晚期,也无济于事,但我内心总有不安的感觉。如果公公患的是其他可治好的病呢,那迟两个月发现病症,耽误的后果就不好说了。

另外公公平时谈话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评论周围人和事,有时会失之偏颇。我们一般也会和他争辩几句。他有时接受,有时不接受。但在和大哥交谈时,他不接受的比例高一些,因为他对大哥期望值太高,他不能忍受他最看重的大儿经常反驳他的观点。而且有时大哥的语言也对他造成伤害。比如当大哥回家讲一些他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住他家的公公插嘴表达看法时,大哥会说:“你不要管这些事,你吃你的耍你的就行。你不懂,现在的社会你的观点过时了,你懂不起了。“这些话确实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我觉得公公因为老了交际面窄,生活比较无聊。他不想与社会脱节,想参与讨论后人的事情。不管说得对不对,就让他说几句好啦,重在参与,这样也可以减少他的孤独感。结果大哥缺乏耐烦心,不想听他说些老掉牙的过时观点,还顺带轻视了公公。公公也怄气了,后来他住大哥家时,就尽量不主动跟大哥说话,用沉默来表示抗议。他在大哥家的时间里,经常保持沉默,被动听大哥大嫂的家常说话,自己不掺言,不讨论,对大哥说的话不反驳,有时忍不住了发几句牢骚。这种日子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他内心一直在煎熬,在加深对大儿子的不满。可惜他这些心情也只是事后对我说,没有及时和大哥交流过。

所以我觉得对老人的孝心还应该体现在保持一定的耐心去倾听,当一个合格的听众。听他们说一些颠三倒四,车轱辘重皮子话,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抽空还要主动跟家里老年人说说社会上流行的话题,减少他们的寂寞感。老人们活动范围窄,早就丧失了正常的交际圈。他们也想交流,在外面交流有限,除了跟儿女说话方便,还能对谁说去?在这方面大哥之前确实忽略了。

二哥二嫂之前忙于生计,也忽略了和公公的日常交流。

而且我先生也有忽略的地方,他有时也会说叫公公放权,不要管那么多,管好自己就行。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观念和想法。其实让老年人说话不是让他管谁,而是让他有表达的机会,不让他觉得自己彻底无用。

只有我面前,公公更爱说一些,表达情绪的渠道相对通畅一些。他本来就是外向健谈的人,在另外两家住时憋着不能一吐为快,在我家可以随便说,所以他一直觉得我对他最好。他住其他儿子家有感到不高兴的事,有时也会打电话向我倾诉。我并没做了什么感动他的大事,仅仅是我在业余时间愿意倾听他的重复啰嗦话,也愿意抽空主动跟他聊聊社会上的话题,他就感到很高兴,很满足。其实这些小事我们后人做起来也不难,只要换位思考老人的感受,就可以做好这些细节,让他们老通过与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交流,减少寂寞感,增加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