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中路军拿下霍山,接着进军六安。
因为大象水土不服,加上阴雨连绵,天气不好让大象更难爬山,所以中路军在翻越大别山之时就没有带着大象来,反而把大象送回江南休养去了。这样一来义军缺乏攻城的器械,二来主要用意也不在于拿下六安进攻合肥,就暂停在六安郊外,把六安县城包围起来。
慎县、舒城、六安三座县城,拱卫着合肥的外围。盛旦在合肥城中,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哪一边被攻破,义军就要兵临合肥城下了。听说义军的中路军很厉害,有名的妖人“吉义”就在其中,盛旦连派使者去让陶铁拐所部开到六安县去,挡住义军,挡住吉义。
陶铁拐虽然是武夫,却也懂得作战的道理,会看地图。把地图看了又看,寻思当前的战局,确实应该守住六安县。陶铁拐遂在到达寿春之后,率部下船登陆,步行前往六安。
为何要下船步行?这就是洪水时节,水流远比寻常时大,沿着颍河直下淮河容易,但要从淮河上溯淠河到六安去可就不容易了。不但水流不顺,而且风向也不顺,这个时节的风主要是南风,要南下就是逆风又逆水,艰难无比。就算让兵士努力划桨,那么去到六安之时也就累坏了,还怎么作战?被义军趁机攻击怎么办?
陶铁拐虽然没有文化,好歹身经百战,知道许多行军打仗的道理。这个时候就宁肯抛下船只步行,也不肯枉费力气逆水逆风南下六安。
没想到的是,陶铁拐所部正走在半路上,沿着淠河的东岸向六安行走,猛然间便发现一支船队,顺着淠河而下!
那船队从上游往下游,从南往北,顺风又顺水,开得十分之快。陶铁拐所部发现了,刚开始还以为是盛暮手下的船队,但看来看去怎么都不像是官军的水师。官军的水师,理应大张旗号,旗帜飘扬。这船队完全没有旗号,而且船身低矮、连船帆也扁平,远看很不显眼不易察觉,来到近处才容易发现。这奇奇怪怪的船队,难道是义军水师?义军哪来的水师?
原来义军翻越大别山之时,把南昌、九江等州县会造船的工匠都调度过来,随在大军后面行进。其后一边攻打霍山县城,一边就让工匠在淠河上游造船。之所以悠着打县城,其实是等着船造好,不急。打下霍山之后,又打六安,这时船总算造好了,义军精兵强将遂乘船直下淠河。
官军陶铁拐所部向义军船队呼喊,义军船队并不理睬,只管加速前行,开得犹如箭一般快!
为何有这么快?原来莫看义军的船队不显眼,却有三重动力。一是船工操帆。船工都是长江与鄱阳湖上的熟练船工出身。二是兵士划桨。每船兵士分成四队,轮番划桨,半个时辰换一队,两队白天轮换,两队夜里轮换,没必要划桨时就都休息。比如现在顺风顺水,本来已经够快,没必要划桨的,但为了更快通过官军旁边,义军就划桨加速。三来还有妖怪帮忙!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吉义不用钱收买鬼怪,却用前程说服妖怪,帮助义军行船。在官军看不见的水底下,有整整二千之众的雷池水族团,在下面前拉后推,推拉着船走!还有一条小蛟龙,时不时帮忙推波涌浪!
如此顺风顺水又加上划桨和妖怪助力,义军这船队的这开船速度,可谓举世无双了。
陶铁拐所部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船队飞速驰去,完全没法阻拦。陶铁拐自己也看见了,连声呼喝也未得到回应,情知蹊跷,忙派数十骑兵沿河追赶,看看船队究竟是什么船队、要到哪里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