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升赏(1 / 2)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529 字 7个月前

杨朝进、方一藻两个人上次前来松山城的时候,大概是一个月前,到此时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再来松山城,却发现了许多明显的不同。

松山城南门外三五里内好几处驻兵的墩、台,已经被拆得一干二净了,拆下来的石料也全被搜刮一空,那些原本驻兵的墩台处,现如今只剩下了一片白地。

方一藻先前在宁远城里听说过有关的传言,当时他还以为,这又是祖大寿及其麾下各城守将,为了搞垮杨振而散布到后方去的谣言。

然而,到此一看,才知道杨振驻扎的松山城,真的这么干了,而且干得这么彻底,不仅完全弃守了松山城周边的外围防线,而且还把当年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物力才构筑起来的那些墩堡敌台全给拆了。

这个情况,看得他心里莫名地感到不快。

他是坐镇宁远的辽东巡抚,按理,松锦防线上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向他报备,经他允许才可以行动。

杨振不向锦州城里的祖大寿报告也就罢了,可是不向他这个辽东巡抚报告,就擅自拆除松山城外围防御工事,却叫他极不舒服。

而这一点,也正是他这一回初见杨振的时候,借故发作他一番的根本原因。

却说杨振领了旨意,陪着杨朝进和方一藻等人绕过正在修筑的南门棱堡瓮城,沿着可以设计的旁门左道,进了松山城。

一路上,杨振趁机向杨朝进和方一藻解释了增筑瓮城的决定,以及增修瓮城石料的来源。

增修瓮城,当然是需要大量银子的,而这些问题,正该是方一藻这个辽东巡抚和杨朝进这个监军内臣解决的问题。

杨朝进听了杨振的解决办法,当即连连称赞,对杨振拆东墙补西墙,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做法十分称赏。

这样的事情,如果层层上报,请求辽东巡抚衙门给予财力方面的支持,或者请求朝廷给予财力方面的支持,那么到最后,一定是不了了之的下场。

方一藻一路走,一路看,直到看了新修的瓮城,听了杨振的解释,注意到了瓮城石料的来源,方才恍然大悟,脸色也才好看了许多。

毕竟,杨振若非自作主张,而是把问题报给了他这个巡抚,除了眼前这个方法之外,他也不可能有别的更好办法。

到最后,辽东巡抚方一藻也只能是暗自叹着气,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眼前的现实。

等到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下榻的真武庙,原本还想着借机提出此事再敲打敲打杨振的方一藻,彻底偃旗息鼓,对此事提也不提了。

松山城东北角上的真武庙,是杨振预备给杨朝进的监军内臣驻地兼官署。

杨振领着松山城的众将簇拥着杨朝进和方一藻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杨朝进又当众宣读了兵部对跟随杨振出击敌后的那些松山将领的奖掖。

第一批,当然是那些跟随杨振一起渡海出击敌后的将领,包括吕品奇、李禄、张臣、张国淦、潘喜。

其中松山参将吕品奇,出击敌后有功,由参将擢升为副将,仍领所部兵马驻防松山,由总兵官杨振节制。

征东先遣营游击李禄,出击敌后有功,由游击擢升为征东先遣营参将,相应职司由总兵官杨振酌情任用。

征东先遣营守备张臣,出击敌后有功,连升两级,由守备擢升为征东先遣营游击,相应职司由总兵官杨振酌情任用。

张国淦和潘喜两个人,也从之前的千总官连升两级,一跃而成为了征东先遣营的都司。

征东先遣营的营制编成,与其他募兵而成的经制营头全不一样,所以兵部也并没有在给这些人的奖掖文书和官凭之中,明确界定他们新的职分。

凡是涉及到征东先遣营职司的,一概以“相应职司由总兵官杨振酌情任用”这样的话而代之。

仅凭这句话,不管崇祯皇帝或者兵部授予了这些人什么样的武职或者官衔,他们都仍然是杨振的部下。

杨朝进宣读的第二批,则是留守松山城的征东先遣营将佐,包括了张得贵、潘文茂和王守堂三人。

其中征东先遣营参将张得贵,以留守松山有功,由参将擢升为征东先遣营副将,相应职司由总兵官杨振酌情任用。

征东先遣营两个年纪比较大的千总官潘文茂、王守堂,同样以留守松山有功,由千总而连升两级,一跃成为征东先遣营里的新晋都司之一。

对于他们三个人的拔擢,自然是杨振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有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