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浅湾宛若一颗海上明珠,坐落在沧州海边。
沧州属于河间郡王李孝恭封地,地狱国与大唐海上往来贸易大唐代理商明面是商贾世家,暗地里实际掌控人是李世民。
实际代理人是李孝恭,所有交易账目都要经河间郡王府复核。
海面大小船只往来不息,港口相较往昔已大换贸。
一排排崭新且规模庞大的栈桥两边停靠着巨大的货船。
一辆辆马车有序进出,搬运工有序登上船梯。
“都快点!”
工头扯着嗓子催促,时不时就抬脚。
搬运工上下右左有序,看到老大焦急的样子,谁也不敢触霉头,动作自觉快了起来。
“啪!”
工头攥着鞭子朝空中挥舞,空气被撕裂发出清脆响声。
“这是皇家御用品,都小心点!”
搬运工裸露上半身,弯着腰扛着大麻袋,脚步轻快小跑下船梯。
“呵!”
沉甸甸的大麻袋被轻松放入大马车,发出吱吱响。
深秋的天空灰蒙蒙,一名身着黑色长袍,头戴唐冠青年人满脸愁容望向天空。
他就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旁边一名身材发福中年人满目震惊,身着紫金官袍,就是房玄龄。
“此处繁华已不逊长安矣!”
房玄龄陷入回忆,脑海浮现那夜殿议画面。
朝廷第一时间接到地狱国使团上贡清单,瞬间就被庞大的货物数目给震惊到了。
地狱国正式国书及上贡清单以最快的速度从鸿胪寺上递到尚书省最后至天子御案前。
那时深夜,李世民阅完国书后,命王德立即诏令房玄龄等各省各部中枢大臣至甘露殿议政。
“哈哈哈哈……”
李世民打开上贡清单,看到堪比国库岁入财物,开怀大笑。
众大臣齐至,看到天子龙颜大悦,隐约猜到了什么。
“诸位自己看看吧!”
李世民将国书和清单分别递给杜如晦和房玄龄。
房玄龄老成持重打开清单,表情略微惊。
“这?”
接下来的物资数目令人触目惊心,房玄龄原地呆住了。
“怎么可能?”
“这怕是搬空了国库!”
身旁同僚好奇,纷纷聚了上去,看到娟秀大写数字小字惊住了。
尉迟敬德抢过国书细览,其余人跟了上去。
“陛下,国书所提出的礼仪、章程和条款没什么问题。”
杜如晦先是朝李世民表明自己态度,李世民含笑点首。
然后走下台阶,众大臣有序回到自己位置。
“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表情严肃,沉思片刻,开口道。
“我泱泱大唐乃礼仪之邦,既然其诚心实意和我们结秦晋之好,我们也不能小家子气。”
“嗯,说说看!”
李世民笑嘻嘻眯着眼看向房玄龄,是平等地位还是主家和附属关系,很敏感。
房玄龄思忖片刻,谨慎回道。
“照以往陛下召见外邦使节礼仪来办就行,可以稍隆重些。”
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至于赏赐什么,陛下可择些地狱国所需,而我大唐又无大用之物,可适当多些。”
“嗯!”
李世民背着双手,思索起来。
户部尚书戴胄出列,奏请李世民。
“陛下,臣戴胄有本要奏。”
“爱卿请说!”
李世民转身朝戴胄抬手示意允准,戴胄先是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
“陛下,眼下秋深,唐草已不多了。茶叶已过了时节,我户部可采购一部分今年余茶。至于绢布、绫罗、绸缎和瓷器等物资,适当采购些,加上库藏也就差不多了。”
“臣附议!”
……
众大臣点头同意,李世民坐回龙椅,笑道。
“此事由尚书省和门下省操办,礼部和鸿胪寺具体执行,其它各部协从。”
“是!”
众大臣齐齐躬身领诏,李世民看向房玄龄。
其它大臣相继离开,房玄龄留在原地等待。
“玄龄,麻烦你替朕北行一趟,将物资悉数押送回来。”
“是!”
……
房玄龄回过神,李孝恭招来一名心腹手下,问道。
“还剩多少大米未搬?”
先前被规模宏大的码头吸引,看到李孝恭房担忧的神情,房玄龄这才注意到天气不好。
李致远身穿灰袍,留有八字胡,浑身气质凌厉。
抱拳回道:“回禀王爷,约莫还有五十万石。”
光搬运大米,就搬运了四天。
码头几个临时租赁的大型仓库已满,其余大米陆续用马车往长安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