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卿发话,周围人拦住了黑娃。
杨卿回到路边向村民说道:“那些鸟儿是帮我们清除害虫的,不要赶走了。赶走了,庄稼就要遭殃了。”
“公子,那是蝗神吗?”一村民神色紧张地问道。
“你们谁见过神会这么弱小?不仅鸡鸭鹅吃,就连山里的鸟儿也吃,这能是神吗?”
众人听杨卿一说,顿时松了一口气。
杨卿询问众人:“你们认识那些鸟吗?”
腹背白色,尾羽和头都竖毛呈黑色,有几分相似啄木鸟,却比啄木鸟小很多。
小孩指着似麻雀的小鸟大声喊道:“是雀儿。”
“黑白鸟”
“喜鹊”
……
村民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红绿色鸟欢快鸣叫着,一身黑色羽毛鸟儿扑闪着翅膀飞走。
杨卿笑得合不拢嘴,幸亏定居在秦岭,要不然得头疼死了。
不说蝗虫,但就干旱就无解。
秦岭山麓水系发达,长安八大水系多半发源于此。
“大家记住了,以后不要捕捉青蛙、蜻蜓、鸟儿。”
“是!”
村民齐声应道。
“庄稼都浇完了吗?”
倪小红赶忙回道:“山坡果林用水量大,河流水源能流下来的不多,下面田地暂时只能依靠渠里蓄水应急。水田耗水多,到旱地,只能浅浅漫灌一遍,应应急。”
杨卿好奇问道:“水渠水面低于田地,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水渠上通山上水源,东通灞河,还未到公子说得那样。”
杨卿追问:“如果真发生了,你们如何做?”
四月末,天气就炎热无比。
顶着烈日,杨卿额头不断冒汗。
倪小红抬头仰望,晴空万里,无一丝云朵,叹气道。
“哎!看这天气,恐怕干旱才开始。今年若没有收成,明年秋收前就要买粮度日了。”
远处油菜已有一人高了,硕大的果实很是喜人。
杨卿走了过去,村民跟了上来。
“油菜这次浇灌后,就不用了。”
倪小红拽了一些菜籽种,轻轻一掐,流出嫩黄汁液。
“再有一月就能收了。”
郭二娃拿着棍子拨弄油菜头,露出笑容。
“走,去看看水稻。”
杨卿朝村子北边走去。
水泥路面有些烫脚,杨卿靠着路边栗子树影走,脚面才好些。
杨卿嘱咐道:“以后浇水尽量在太阳落山后,这样庄稼晚上才能吃水。白天浇的,太阳一晒,就白浇了。”
倪小红点头回道:“知道了。”
绿光水面缭绕着茵茵雾气,一月时间,水稻高了不少。
杨卿走近蹲下,水稻高过了头顶。
水稻影子下,凉风阵阵。
系统奖励的水稻种子该不会是袁老的心血吧?
禾下乘凉不是梦!
“呱!”
青蛙跳出水面没入稻丛,鹅鸭悠哉浮在绿水上。
“水有多深?”
郭二娃很上道,递上棍子,杨卿拿着棍子试了试水,有近半米。
“雨水来临前,怕是要灌两次水。”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高温吗?
还未七八月,已是酷暑难耐!
如降水稀少,怕是水源都要枯了,仅水渠里的水,难啊!
蓝田县水系发达,蓝田县外什么情况,不仅杨卿想得到,村民们也知道。
见村民一个个面有忧色,杨卿安慰道:“别担心,水渠能蓄水多少?你们都是参与建造者,心里也清楚。就算秋收前不下雨,水稻豆苗也能丰收。”
贾齐农头戴草帽,笑眯眯走近:“水田广大,需水量也大,一旦水渠水低于水田,怕是人力取水来不及。”
“这位老者是学院的?”
杨卿没见过贾齐农,也能猜到老者身份。
“老朽学院博士贾齐农,这位小友想必是村民口中的公子?”
杨卿恭敬地行礼:“小子杨卿见过老人家。”
“客气了。”
“杨郎君小小年纪,就顶着烈日,亲自到田间查看,了不得!”
杨卿诚恳请教:“贾老可有取水妙招?”
一群人来到次级水渠天井,贾齐农看向水面与再看向水田,思索。
村民静静陪同,没人敢出声。
片刻,贾齐农捡起石仔在水泥路面绘制。
好半天,摇头叹息。
“难!难!难!”
系统空间里的柴油发电机等都留在了地狱国内,现在只能靠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