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李世民君临水泽山庄(1 / 2)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水泽山庄,风和日丽,天朗气清。</P>

三月三,公学休沐七日。师生早早沐浴完毕,便身着整洁新衣结伴踏春水泽湖。</P>

朝廷地方统一休沐三日,上层士族豪门或沐浴名山汤水,或呼朋唤友踏春郊外,曲觞流水,吟诗作赋。</P>

而普通百姓在饥饿中挣扎,不是献身地主家做苦力,就是化作流民乞食,所谓节日与他们无关。</P>

冬日萧瑟严寒,仕宦豪门不是沉沦坊乐,就是闭门蝇营狗苟。再奢靡娱乐,时间久了,也显得枯燥乏味。</P>

春回大地,百花争芳斗艳,正是外出踏春的好日子。</P>

三月三难得又是好天气,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达官贵人,憋闷了一冬,正好结伴出游。</P>

水泽山庄盛名起于蓝田县和朝堂。</P>

优质稻米、奇异西瓜、神秘水渠、新式建筑、秀美景色,无一不令人神往。</P>

此值好时节,蓝田县及长安等地到访游客络绎不绝。</P>

今日,水泽山庄迎来了神秘的贵客—天子李世民。</P>

谕旨提前三天下到蓝田县,樊象与一众吏员依旨换好便服,早早在蓝田县城外恭候圣驾。</P>

谕旨提到陛下一行人轻车简从,意在不扰百姓。</P>

可没说在那静候,为表诚心,樊象就选择在城门外迎接。</P>

道路上车马如龙,人流如织。</P>

往来马车外观大致无二,分不清哪些是陛下车架。</P>

樊象等人盯得眼睛酸涨,也不敢稍微放松。</P>

一辆马车靠近樊象停下,长孙无忌撩起马车帘子。</P>

樊象就要行礼,长孙无忌摆手笑道:“不用虚礼,樊县令,快快前面带路吧。”</P>

说完,长孙无忌放下帘子。</P>

韩县尉与柳主簿牵过马,樊象与杨台纵身跃上马背,在前面开路。</P>

马车外在简朴,内里宽敞整洁。李世民端坐中间,长孙皇后与杨淑妃伺候左右。</P>

李世民身材魁梧,面相雍和贵重。笑容虽是和蔼可亲,眉宇蹙颦之间却隐露包囊天地日月之气。</P>

通身黑色长袍,顶上软黑幞头,前镶蓝色椭圆宝石,以彰显其地位超然。</P>

长孙皇后温婉贤淑,身着素雅月白长裙。顶上只是寻常富贵人家发冠,一颦一笑间,却仪态万方。</P>

淑妃杨氏一身淡青长裙,形体消瘦,面容端庄秀丽。</P>

自官道进入右侧土路,马车顿时上下颠簸,车轱辘发出吱吱响。</P>

“咳!”</P>

长孙皇后身子一顿,轻咳了一声,杨淑妃赶忙递上手绢。</P>

“妹妹身子本就弱,哪能经得起这般折腾。”</P>

“御夫,马车慢些!”</P>

道路本就难走,御夫也不敢找理由。马车本就徐徐前行,这时更慢了。</P>

李世民面露不悦,起身掀开帘子,探身向下看去。路面坑洼不平,时不时溅起尘土。</P>

道路两边平整,只是路中间差。往来车辆频繁,中间沙石路面被压出了浅坑。</P>

“也不知道修一修”李世民皱起了眉头。</P>

“嗯?!”</P>

李世民正要缩身回马车,不经意间瞥见一片祥和景象。</P>

远处村舍俨然,统一青砖墙,黑瓦顶,木头屋。</P>

屋后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P>

农夫背着篓子,赤脚站在水里插秧。田陌纵横交错,将辽阔的水田分割成无数规整的方块。</P>

绿茵茵的稻田很是喜人,一眼望去,仿佛要延伸到西边山脚。</P>

“爱妃,你弟弟干得很不错。”</P>

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P>

长孙皇后闻之,向车外望去,见到眼前景象,赞叹道:“二郎目光如炬,有知人之能。杨台颇具干才,肯实心任事。有此政绩,实乃君臣同心协力之故。”</P>

“陛下过誉了!妾弟本就才疏学浅,承蒙陛下往日指点迷津,这才略通地方治理之法。妾弟若想成为国之干才,还需陛下时不时鞭策,在地方多加磨砺十数年”杨淑妃神色惶恐,赶紧欠身行礼。</P>

自己亲弟弟最需要低调,最好什么政绩都不要有,一辈子庸庸碌碌待在这里,永远也不要踏入朝堂。</P>

历朝历代最忌讳外戚干政,外戚能善终者寥寥无几。</P>

“爱妃过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