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齐农走到田里,捡起一块土疙瘩,向学生展示。</P>
水泽公学今年正式按学年制,初始为小学一年级,沿用学校初办制度。</P>
课程有算学、识字、诗文、农、医、工,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好在招生严格,多少有些基础,跟得上教学进度。</P>
农学第一节课则是概述,这学期学习卷一。耕田、收种、种谷三篇已习得耕田。学子们蹲下身子观察土壤,直摇头。</P>
有些学子看向贾齐农,想问又不敢说。</P>
贾齐农捏了捏,土疙瘩富有粘性,只是变形,并未粉碎。</P>
扔掉土疙瘩,拍了拍手,宣布道:“此次外业结束,要写一篇解析,作为暑假前期末成绩的一分部,要认真对待。”</P>
“是!”</P>
学子们应道,四下散开在田野。</P>
自入春未见雨,土地有轻微皲裂,土壤成板块状,颜色泛黄,富含粘性,是烧耐火砖材料。</P>
贾齐农离开田地,向村里借了农具和小麻袋。</P>
旱田各处取完土壤样本,已是中午。贾齐农带着学生在村里吃过午饭,来不及休息就赶往水田。</P>
水田土壤为修水渠挖出的生土,经过半年晾晒,颗粒性有良好改善。</P>
水稻育苗的稻种已筛选好,村民在水田东南角一大块田里铺设稻杆。</P>
贾齐农带着学生边走边讲学,偶尔提问。</P>
“老朽讲了这么多了,谁来说说犁,耙,磨?”</P>
成奕泽脱口而出:“额家有句老话,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多少在于耕。闲暇之余,额常下地干活,常有不懂,阿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说是老辈传下来的。自从额来到学校,听了老师的课,有些懂了。”</P>
十岁男孩还未变声,声音清脆好听,贾齐农抚须点头。</P>
“说说看。”</P>
不少学子满不在意,有些甚至对成奕泽嗤之以鼻,眼里满是轻蔑。</P>
那些鄙夷的眼神,成奕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气愤。</P>
贾齐农气定神闲,对学生间的偏见不予理睬。</P>
成奕泽挺胸继续道:“土块太密实不透气,不利于种子冒芽。犁开生土暴晒,使土变得疏松,有利于透气蓄水。”</P>
“犁、耙、磨的作用就是让土变得疏松。”</P>
成奕想了想,补充道。</P>
“一年犁出病,十年没收成。土下伴有溷肥(土肥),犁得深了,会翻到表层,土地精华就会流失。”</P>
“嗯,成奕泽说得没错,就是这个理。”</P>
贾齐农在前头走,一群学子跟在身后,路过的村民驻足好奇打量。</P>
谭文和成奕泽来自农家,带有农人的朴实。富贵家孩子习性近,常常一起玩。学子因出身分别抱团走一起,农家以谭文为核心,两边关系天然形成鸿沟。</P>
有四名女孩作女扮男装样混在队伍中间,以气质非凡者为领头。</P>
贾齐农问道:“还有吗?”</P>
水田填壑修整后,早已没有蓄水。村民扶着犁耕地,一大群临时招募工在击碎土块。</P>
“嘎嘎嘎……”</P>
万余亩水田很大,老张头将鸭子赶往南边。</P>
“咯咯咯……”</P>
郭二娃将鸡群驱往北边,春天来了,大雁加入了觅食大军。</P>
“鹅鹅鹅……”</P>
大鹅露出硕大胸部高歌,一些鸭鹅跑向水泽湖。</P>
谭文听到鸭子嘎嘎叫声,眼神瞬间亮了,抢答道:“翻除地里害虫,防止种子被吃掉。”</P>
“哈哈……”</P>
贾齐农畅快大笑,谭文知道自己答对了,露出一脸自得。</P>
来到育苗床,贾齐农吩咐学子。</P>
“尔等好好看,好好学,要记住每个细节,要学习思考,他们不一定是对的。”</P>
“是!”</P>
学生们散开,有些主动上前帮助村民。</P>
富家子弟有些不成器,追着鸭子和鹅嬉闹。大鹅凶性被激起,扑闪着翅膀咬。</P>
刚觉得好玩,瞬间就不好玩了。吓得富家子弟转身抱头就跑,一群大鹅撵着学子撒欢。</P>
“贾博士来了,欢迎欢迎!”</P>
倪小红向贾齐农热情打招呼,发现自己两手泥巴,顿时尴尬地放了下去。</P>
倪小红是村里种植组长,自从得知贾齐农来到水泽公学,就亲自带着礼物请教种植技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