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蓝田县丞(1 / 2)

两仪殿。</P>

李世民召集重臣议完事,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瑀。</P>

李世民得意地拿出一卷书文,众人一愣,以为陛下向他们炫耀自己新题的飞白体。</P>

“王右军之书倍受推崇,朕也不能免俗啊。”</P>

长孙无忌笑道:“难道陛下得到了他的新书?”</P>

“知我者,辅机也。猜猜看,是那幅?”李世民满脸得意。</P>

众大臣大惊,莫不是失传的那幅?</P>

“嗯~哼!”魏征咳了一声。</P>

李世民浑然不在意,将‘兰亭序’递给长孙无忌。</P>

李世民静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哈哈,果然不出所料,几人倒吸了一口凉气。</P>

“如何?”李世民问道。</P>

无人回应,都盯着那仿佛有魔力的字,萧瑀手指凭空临摹了起来,时而缓沉,时而轻快。</P>

李世民也不怪他们失礼,魏征禁不住诱惑也凑了过去。</P>

“嘶!”</P>

魏征看了一眼,马上转过头,劝谏道:“陛下,圣人言,玩物丧志,陛下是圣明的君主,不应沉溺于这些小道上。</P>

陛下,想想炀帝下场,那是何等的可悲。炀帝放纵情欲,不克己好,大肆修建宫殿,挥霍无度,以致民怨四起,众叛亲离,落得如此下场。</P>

难道陛下要效仿那个亡国之君吗?”</P>

“爱卿言重了”李世民一见魏征就头疼,转身,右手揉搓额头。</P>

“蜀汉主刘备尚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就连落魄皇裔尚且如此,难道陛下还不如他吗?”魏征语气慷慨。</P>

李世民很是无可奈何,语气有些服软,解释道:“臣子敬孝的,非朕刻意索求。”</P>

魏征不再纠缠,李世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P>

魏征思忖片刻,又追问,道:“敢问陛下,是哪位大善人将如此珍宝献给陛下的?”</P>

还有完没完!</P>

李世民心情很不爽,耐着性子,语气加重了几分:“侍,御,史,杨,台!”</P>

“如此奸腻小人,臣请罢免”魏征一身正义凛然。</P>

“我说玄成啊,别蹬鼻子上脸了,差不多得了”长孙无忌被魏征的头铁吓到了,也有些不悦道。</P>

魏征不理长孙无忌,双眼死死盯着李世民。</P>

“好吧,贬出长安,迁任蓝田县丞(正八品),以观其效!”</P>

“陛下圣明!”魏征这才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向李世民行了一礼。</P>

“杨台,谨小慎微,事事躬亲,口碑也不错,看着不像是个小人。玄成难道就不怕错怪了良臣?令崇本寒心?”</P>

萧瑀了解杨台为人,就替他说了几句。魏征想了想,确实没听说过杨台什么劣迹。</P>

魏征心胸宽广,听了萧瑀的话后,思虑了片刻,坦言道。</P>

“陛下,就先让他在御史台任职,至于为官如何,自会有很多人盯着。如真是小人,迟早会露出马脚。”</P>

李世民拿过那幅字,小心地铺展在案上,对下面大臣抱怨道:“朕授杨台侍御史,也没见他当面感谢。</P>

置于字,是王德代其献上的,至于什么索求,没有。</P>

杨台姐姐是朕的淑妃,他又是秦王府的旧臣,朕赐官理所应当。</P>

这么久了,也没见他求过朕,连淑妃也没求过一次。这次实在过意不去,这才授他官。</P>

封德彝散朝前对朕说了他的意思,他杨台愿为一地方小官,造福一方子民,给子孙积些德,好让他杨家开枝散叶,延续下去。</P>

封德彝对朕劝谏,令其为蓝田县主簿(九品),对此朕过意不去,不知如何是好,这次正好了。”</P>

魏征瞬间脸涨的彤红:“陛下,臣错了。”</P>

“本是件小事,却很棘手,刚好借你圆了他的念想。”</P>

“卿不要多想”李世民怕魏征自责,就拍着他的肩膀劝慰。</P>

萧瑀背后冷汗直流,杨台是秦王府亲卫侍从。若不是杨台为了杨卿远避朝堂,那他就是插入御史台的暗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