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权和情(2 / 2)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P>

女子持梳子为女儿梳头,少女生的端庄秀丽。</P>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P>

披肩青丝柔顺发亮,女子纤手徐徐将长发挽成发髻。</P>

“寿考维祺,介尔景福。”</P>

女子面露笑容,缓缓退回落座,旁边司仪高声道。</P>

“一拜!”</P>

少女双臂舒展,长袖带着风响。</P>

“侍亲以孝,阶下以慈。”</P>

少女双掌指间并于胸前,恭敬向父母行礼。</P>

“二加!”</P>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服。”</P>

少女的母亲莲步走来,拿起钗子,为女儿戴上,再次回座。</P>

“二拜!”</P>

“和柔正顺,恭俭礼仪。”</P>

“三加!”</P>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惧在。以成厥德,皇耇无疆。受天之庆”</P>

少女母亲双手持冠,一脸欣慰地为女儿戴上女冠。</P>

“三拜!”</P>

“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受之。”</P>

女子回到座位,司仪大声喊道。</P>

“置醴!”</P>

少女拿起盘中酒置于胸前,恭敬奉上。</P>

大唐成丁礼多在上巳节举行,顺带着祭祀高禖(女娲)。高禖司求偶、婚嫁与生育。</P>

《毛传》云:“弗,去也,去无子,求有子,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郊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郊禖之前。”</P>

少女年满十五岁,这天要穿新采衣,头戴钗冠,于水边行笄礼。</P>

与男子冠礼相当,戴上钗冠,意思女子成年。</P>

此处人多,举行笄礼,添加喜气。另一则原因,杨卿猜到是水泽湖水清景美,寓意少女未来幸福美满。</P>

李世民离开亭子,满脸笑意地夸赞魏征,道:“玄成啊!看来你想的抚民以静,休养生息的法子初见成效了,你瞧那寻常百姓家吃饱穿暖,竟也讲起了礼仪。”</P>

这哪是寻常百姓家,那可是蓝田县前十的柳家,能不富裕嘛!</P>

“这都是当今圣人(唐皇帝也称圣人)他老人家圣明神武,英明仁慈,国家这才逐渐大兴,故这才有了老百姓好日子。”</P>

“是啊!”</P>

樊象等人都连忙附和着真笑点头。</P>

杨卿听得肉麻,沉默不语。</P>

李世民抚须哈哈大笑,道:“哈哈……,我(朕)看用不了三年圣上他老人家就可报一年前渭水桥边羞辱之仇,哈~哈……”</P>

“这还用说,圣人他老人家勤政爱民,勤勉不倦,为百姓谋福利、保护国家安宁、励精图治,实在是至圣至明、至仁至圣之主。”</P>

长孙无忌朝人群大声喊道,李世民微笑颔首,皇后轻咳一声。</P>

长孙无忌走到人群大喝道:“你们说,这样爱民的英主带领着我们,国家能不强吗!百姓能不富裕吗!”</P>

“就是!”人群附和道。</P>

长孙无忌趁着人群躁动,挥舞手臂呐喊。</P>

“陛下万年!”</P>

人群爆发呐喊如雷霆万钧。</P>

“陛下万年!”</P>

李世民古怪得看向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跟着呐喊。</P>

“你这斯怎么不喊,难道你想谋逆不成?”</P>

人群中有一壮汉怒指李世民,眼看就要走过来。</P>

“陛下万年!”</P>

李世民尴尬了,于是跳脚挥舞着手臂喊了起来,瞧那心不甘情不愿的委屈模样,皇后掩嘴咯咯直笑。</P>

人群平息,李世民累的够呛,“今天看得实在太多了,有些累了,改天,杨小郎君,改天到你庄子,你要拿出你压箱底的好东西来。”</P>

“走了!”</P>

李世民朝杨卿等人摆手,然后朝山庄外走去。</P>

走了一天,午饭也没吃,刚才一通呐喊,杨卿此时感觉浑身无力。</P>

好在李世民累了,要不杨卿还真扛不住折腾。</P>

一行人朝山庄外走去,杨卿随阿耶一同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