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杀气腾腾的奏章立刻派快马送至兵部,此外魏百川还动用了朝中的关系,写了一封私信给兵部尚书张凤翼,请他一定要在崇祯面前,将史可法的真面目揭露出来。
奏章很快便摆到了崇祯面前,崇祯一见奏章,先是大为震怒,刚要传旨靖边,让把史可法拿进京师问罪,但是他又冷静了一下,觉得此事还是不要过于草率,便传进张凤翼来问话。
张凤翼与魏百川有交情,又有魏百川的书信,因此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听崇祯问到此事,便道:“史可法原来是洪承畴的部下,我听说洪承畴对此人极为看重,因此史可法难免便养成了一些骄奢之气。上一次魏百川大败秦军,确实有史可法的功劳,陛下已经将他官复原职,只是尚不趁他的心意,他有怨言自是难免,但是这一次魏百川进攻关中,我便十分不解,魏百川一向老成持重,很少打败仗,从不轻易用兵,怎么这回便敢于孤军深入,攻打关中呢?看来还是史可法在其中怂恿所致。因此以臣看来,魏百川所奏,应当属实。”
崇祯道:“那你觉得,朕应当将史可法就地处决么?”
张凤翼愣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如果请求崇祯这么做,摆明是支持魏百川,难免引起崇祯的猜忌,因此他沉吟了一下才道:“这个……陛下圣明,自有决断,臣不敢多言。只凭陛下裁处。”
崇祯点点头:“传旨,将史可法革去功名,让他回乡去吧。”
这已经是额外开恩了,要知道,凡是勾结匪类的官军,一定会杀头的。崇祯如此发落,不光是针对史可法,也是针对魏百川,摆明了告诉魏百川,我崇祯也不是好糊弄的,你最好能不负重望,守住靖边。
张凤翼知道,自己若再多言,必然引起崇祯的怀疑,于是没说什么,退了下去。
圣旨很快传到了靖边,史可法接旨之后,立时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官复原职,这么快便丢官罢职,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
他接了旨,谢了恩,这才站起,看了看身边的魏百川,更令他惊奇的是,魏百川此时脸上流露出的,不是惋惜与遗憾,而是在微微冷笑,目光中闪出得意的光芒。
原来是他算计了我,可是为什么呢?
史可法第一次感觉到了人心险恶。他知道,自己在靖边的日子已经结束,甚自己的仕途,都已经结束。
他不像孙传庭这样的名将,在时局危亡之际,朝庭还不得不起用,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大明朝就算亡了,崇祯也不会想到他。
史可法没有再看魏百川,他怀着一肚子的冤屈与绝望,离开了帅府,一步步回到自己的家。
他的夫人一听,如同五雷轰顶,几乎呆了。史可法苦笑着劝了一番,然后夫妻二人开始收拾行装,离开靖边城。
史可法走的时候,非常孤单,没有一个人送他,只有十几个亲兵陪同,这些人是从史可法从军便开始跟随他的,一直忠心耿耿。
除了他们之外,只有史可法及夫人,还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是收养别人的,十几匹马,一辆马车,走的时候,天降小雨,泥泞难行,史可法回头看了看靖边城,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来了。
一行人渡过黄河,进了山西,然后向南而来,他的老家是河南开封祥符县,此时据说已被李自成占领,不知真假,史可法准备去看一看,再做打算。毕竟,他除了老家,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史可法等人刚进入河南,来到安阳附近,这一日正行之间,经过一处乱石岗,岗子不远便是一座无名之山,正走着,突然听到左侧的密林之中传来喊杀之声,听得甚是清晰。
史可法一惊,暗想,难道是流贼与官军交战不成?如果是这样,我可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我已经罢职,但终究是大明之民,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时我手下还有十数名士兵,就算为大明尽忠而死,也不枉活在世上一场。
想到此,他喝令停下,命四名士兵保护自己的夫人及孩子,自己带着十个亲兵,纵马奔入林中,向着喊杀之地冲去。
他们跑出数十步,已经看到林中战场,仔细一瞧,不是农民军与官军,这些人都没穿号衣,再走近些,这才看清楚,是一伙人围住了另一伙人,正在厮打。被围的人约莫七八个,这七八个人围成一圈儿,护着里面的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一脸的贵气,穿着也很华丽,但此时已经吓得容貌失色。
围攻的人有四五十个,穿着破烂,一瞧便是山贼土匪,看他们的武功,也不成样子,只是围住了乱打。
史可法此时最痛恨这些流贼土匪,他见此情景,一声令下,手下亲兵拔出刀来,向上便闯,在外面下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