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百年,全球的明人数量可达二十五至三十亿。
控制约三成的陆地,基本都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大明帝国的人口占据全球总人口的一半左右,那就可以让某些挑战者再也无法翻身了。
差不多具备了成为千年帝国的前提条件了,搭配某只“千古一帝”就妥了……
长子在澳洲那边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了,先挖运河,后开公路,然后便是拓宽水汽输送通道。
用一百年时间的确可以让澳洲东部来个旧貌换新颜,&nbp;使大分水岭不再成为一道阻碍内陆发展的天然屏障。
有道是——人心齐,&nbp;泰山移!
既然如此,在南地可以拆除大分水岭这个障碍物,朱慈烺也能遣人在北地大兴土木。
新都也就是西都定在额尔齐斯河畔的鄂木斯克,目前建设大军正在利用已经修通的铁路开赴该地,&nbp;参加热火朝天的建设行动。
朱慈烺打算用两百年的时间来建设一座都城,在当地不缺木材,且可以利用航运与铁路运输的情况下,建设条件是相当理想的。
尤其是之前那就是个罗刹的据点,完全不会涉及到让人头疼的地皮问题。
朝廷花费大约价值十万银币的新奇商品,便将周边一些土著牧场给买了下来。
朱慈烺此前也想过将老窝搬到北美去,但那边距离大明本土实在太远,必须完全依靠远洋运输。
其次便是还有张天宝这货在西海岸趴着,处理起来比较费事,容易损害到自己的名誉。
倒是完全可以让手下弄死这货,可是目标终究会死,外人很容易让朱慈烺来背锅。
最后单纯挖矿的话,尽管北地的气候远逊于北美,可是资源储量实在是太丰富了。
这里就是挖矿从业者的王道乐土,各种资源足以支撑大明进入太空时代!
总的来说,由于爪哇岛的火山喷发,搬到澳洲的不确定性太大。
北美太远,搬过去的成本太高,财大气粗的某皇帝也承受不起。
只有经营天寒地冻的北地的投资最小,还能得到持续不断的丰厚回报。
这里有油、有矿、有木材,几乎啥也不缺,可谓地大物博。
向南可以直接打通与奥斯曼帝国的联系,使两国合作更加紧密。
向西可以吃掉乌克兰,获得一举欧洲三大粮仓之一。
最重要的是,占据北地,便可以利用当地的原煤、铀矿、水力资源,玩无限核弹的模式了……
由此带来的一个附加好处就是,可以在研制出远程导弹之后,从莫斯科发射,直接打到堪察加半岛以北的某个靶场里。
只有北地和东地支持这种玩法,其他的对方,譬如南地都玩不了。
新都的建设费用为朝廷每年支出一百万,朱慈烺自掏腰包五十万。
前期也就是砍树、修路、打地基等等,无比保证凑齐一定数量的建设材料。
昊菁皇帝套的钱就是为了建设皇宫用的,皇宫之外的所有均由朝廷负责出资。
皇宫由砖石材料构成,而非木头,可以居住几百年时间,西欧的那些古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朱慈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要求也不算高,只要建筑结实牢靠,通风与采光设计的都很科学合理。
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二十多度,那就没啥问题了。
想让自己住得舒服,完全可以搬到澳洲的黄金海岸去。
有了自产的仙药之后,那就不需要放缓支气管哮喘以及老寒腿等寒带病了。
凡是来北地定居的,每家每户都能分到足够多的土地。
作为农户的话,每年的收入不低于五百至一千石粮食。
除了自家食用之外,还可以大量出售。
粮食产量足够多,那就不会引起饥荒,降低叛乱的几率了。
等两百年后,待本土资源开采完毕。
长江以北的移珉北地,以南的移珉南地。
都不愿意去这两个地方的,可以去东地或者西地。
哪怕科技进步的时间被缩短了五十至一百年,届时也需要挖矿的。
昊菁皇帝就是凭借挖矿与贸易,让大明帝国先是反败为胜,如今日新月异,最终再创辉煌的!
现在看起来,之前的小目标定得有点低。
到一九零零年,大明gdp完全可以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
因为总人口达到全球人口数量一半的话,考虑到科技实力与工业生产效率。
那么gdp绝对可以超过一半份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主。
路易十四是想要称霸欧洲,朱慈烺则在计划如何长期坐稳全球霸主的宝座。
在昊菁皇帝心里,路易十四想利用不久到手的先进武器反打一波辫子,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据说辫子的实际可动用兵力已经高达两百万以上了,不管是对西欧各国还是对大明帝国,都是个不小的威胁。
再放任不管,让康鸡的狗腿子部队发展下去的话,恐怕总兵力可能突破三四百万了!
配合大量骑兵部队对敌国腹地进行突击的话,恐怕其破坏力并不亚于钢铁洪流了。
在正面战场,辫子军多半是打不过欧洲联军的。
但使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的话,世界上没几家是辫子骑兵集群的对手。
路易十四订购的“大力神”轰炸机最早将于一七零零年元旦交付。
再此之前与辫子军开打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只能指望法国空军的“信天翁”部队了。
火力是肯定要比能够实施地毯式轰炸的“大力神”要弱得多,只能算是凑合用。
“信天翁”装备了机枪,也能投弹。
数量投入足够多,倒是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朱慈烺已经猜到,路易十四急于得到的五百架“信天翁”战斗机就是干这事用的。
否则就得再忍八年以上,对没有多少耐心的人来说,这么长时间几乎是不可忍受的。
路易十四能忍住,恐怕利奥波德也抵挡不住频繁入侵其领地的辫子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