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军机大事(2 / 2)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2304 字 9个月前

如果不打仗、只统兵的话,那每月就少领五十两银子,但没什么大事的话,四百七十两也足够日常开销的了。

“戍边补贴”是指官员只要到赴任边僵职务,就可以享受到的打赏,作为太子对在苦寒之地当官的狗腿子们的亲切慰问。

巡抚得到的“戍边补贴”最高,每月可达百两之多,未入流最低,每月也有五两银子,相当于基本工资的一半。

“臣定不负殿下厚恩,为殿下治好陕茜!”

信封里装着的只是一张纸,因为是太子的谕令,却能兑换到成箱的白银。

太子赋予自己无比巨大的信任,让左懋第感激肺腑,踌躇满志。

幺鸡对左懋第的期望,几乎与当年甩锅爹对袁都督的期望一样高。

不过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官与官更不相同。

左懋第以前也没什么劣迹,再说只管陕茜的文官和政务,貌似出不了多大事。

不久之后,孙传庭会率军南下围剿流寇,最早也得年底才会回陕茜。

在那之前,这两位文臣武将的之间即便有矛盾,也没有曝发的机会和时间。

“这便好,孙传庭孙爱卿留下,其余诸位爱卿可以回家休息了!”

再跟你们聊下去,就快到晚饭时间了,本宫就不留你们蹭吃蹭喝了,回家吃什么,自己瞧着办。

这些都是近臣,大鱼大肉也无妨,只是眼下这形势,想吃的不敢吃,敢吃的没胃口,还是“帝国名菜”炒黄豆最让人放心。

下午阅兵时想要询问的事情,被一群蛀虫给搅和了,只能现在了解一番“孙爱卿,所部整备状况如何?”

老孙头的秦兵和黄得功的勇卫营是眼下拱卫京城的两大武装力量,等到洪承畴带着大军回来,才能放秦兵南下去打革左五营。

清军推出关外之后,秦兵趁着这段时间,倒是在畿辅地区得到了充分修整,孙传庭如数上报“启禀殿下,臣所部业已从安民厂添置火炮三百余门、火铳两千余支,补充战马七百余匹、驮马近千匹,粮草已够一月之用,殿下开恩发饷后,部曲士气旺盛,军心可用!”

“王恭厂”被威震天大王怼曝炸之后,天启坦克大爷便下旨,将原厂迁到西直门内路北,又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就是现在的“安民厂”,干的事情跟原来一样,生产军火。

列装武器与补充粮草本来是勇卫营享受这样的优先待遇,京营其次,但襄城伯李国桢出事之后,京营被孙应元接手整饬,暂时并不需要补充任何装备,秦兵就顶替了京营的位置。

等洪承畴所部抵京,他带的人马更多,相应的缺口也就更大,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一分为三,这样一来,每支部队都分不到多少东西,那才叫人头疼呢。

秦兵大致算是安顿妥当了,幺鸡也就放心了,便拿出第二个信封道“嗯,很好,本宫传爱卿一道密令,若是他日京城有恙,爱卿无须请旨,自可提兵来救。倘若在爱卿南下之际,平静无事,爱卿可自行将其烧毁,在此之前,切勿丢失。”

骆养性会不会反水,什么时候反水,幺鸡还很不确定,现在不好直接动他。

锦衣卫和京营是两大祸患,起码要等洪承畴的部队来给自己压惊,才能大动干戈。

京城里是否有其他叛逆,幺鸡也没有得到方正化的相关报告,所以还是一静制动为妙。

太子极具忧患意识,孙传庭也不敢托大,急忙保证道“殿下敬请安心,臣定率所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外统兵将帅最怕师出无名,有犯上作乱之嫌疑,有了这道密令,自己率兵勤王便可无惧他人指责了。

像太子所说,京城若乱,必然来自内部,若是皇城有事,则向外求救不及,与其到时措手不及,还是眼下这般安排较为妥当。

“南下剿寇之事,还未泄露吧?本宫在朝会上刻意避开了东虏与流寇的处理事宜。”

突袭张献忠和革左五营是监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事情,只有剿灭了这两伙流寇,内忧才算是被彻底解除。

只要他们一天还苟活于世,就是对大明的严重威胁,跟偃旗息鼓的李自成一样,早晚会变成贻害四方的大祸。

幺鸡在朝会上没跟群臣讨论边务,就是害怕说着说着就说走嘴了,自己都这样跑火车,还不如别让老孙头保密。

“臣未得殿下允许,决计不敢与他人提及此等军事机密!”

涉及到掉脑袋的事情,孙传庭这些天过地都是格外小心,连酒都不敢喝,生怕酒后吐真言,哪怕泄漏一句话,几经辗转之后,都会传到数百人的耳朵里。

一旦风声传到湖广一带,那便是坏了太子的大事了,孙传庭无法保证别人不说,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自己对此事只字不提,全当是个哑巴。

“再等些时日,待洪承畴所部抵京,本宫会以镇抚山茜南部的名义,让你部西进,到了预定地区,再折向湖广北部。洪承畴所部则徐徐开赴河楠镇抚,具体行军路线只有你二人知晓,路程所耗时间,待洪承畴抵京后,我等三人联合商议,规划部署。”

张献忠那伙人早晚会探得风声,不过等孙洪两部人马距离他们不远的时候再发现,想跑路就会变地困难得多。

骑兵沿官道突袭的话,在平原上一天疾驰五六十里应该不成问题,比这远的距离也能跑,但抵达目的之后,马力和人力都被消耗的不多了,已经无力与敌人死磕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