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今年岁入要增加整整一倍!
要么太子说错了,要么老夫听错了!
薛国观开始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太子将这个数额说了两遍,才敢确定下来。
早知道是这样的重担,适才还不如找个理由溜之大吉算了,唉~!
恢复心虚之后,吴甡觉得“好高骛远”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位太子爷了。
或许用胡言乱语或者信口开河之类的词汇更为合适一些,反正已经彻底偏离实际情况了!
三千万两,作为新任次辅,心里默念一遍这个数额,顿觉异常憋闷!
纵使吴甡历经风雨,起伏多次,今番遭到太子耳提面命,也是有些措手不及。
皇帝拼命征收“三饷”,太子监国之初便免去三饷,加征“三税”。
这父子俩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跟田农有仇,一个跟商人有仇!
自己这个次辅还真是个棘手的差事,若无太子的鼎力支持,做不了一年就得被赶下去。
想到这里,吴甡觉得事关己任,有必要提醒太子,决计不能麻痹大意“殿下,臣老家就在扬州,自认为对商人性情略知一二。他地暂且不说,扬州商人善于钻营,喜好寻觅《大明律》之各种漏洞加以利用,且与地方官员素有来往,对朝廷政令一向漠视应对,臣非推脱责任,加征税费委实困难。”
吴甡也害怕这加征之事真的落到自己身上,届时对地方束手无策,对太子又无法交代,陷入两难的境地,那形势就不妙了。
当次辅不易,收税更不易,前者只须对付群臣,后者要应对全天下的商人和地方官员,难易程度决然不可相提并论。
幺鸡听明白了这货的托词,毫不在意地为其宽心“爱卿放心,作为次辅,本宫不会让爱卿亲自征税。前任次辅做什么,爱卿便做什么。爱卿仅须坚决执行本宫的政令便可,具体征税自有人选。本宫对次辅之职仅有两个要求,其一,不得对本宫的政令提出任何质疑。其二,坚决彻底地执行本宫的政令。就这么简单,想必爱卿应该能做到吧?”
让次辅亲自去地方征税,这脑子得进多少只油炸蝗虫啊?
征税就分三个步骤,从本宫落实到内阁,从内阁落实到六部,从六部落实到地方即可。
每地的征税官自有高人担任,你们坐在京城给本宫数好银子就行,可千万别数丢了呦!
“臣定铭记于心,莫敢不从,敬请殿下安心!”
听到了太子的特别解释,总算让吴甡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这事总算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了。
既然太子看似胸有成足,那就按太子的意思来办就行了,不知道太子能用什么办法来对付那些奸诈狡猾的商人。
神宗皇帝征收矿税还要被群臣谏言,熹宗皇帝重用魏忠贤而被东林围攻,到了崇祯皇帝时期情况并没有任何程度的改观。
商人偷税被视为理所应当,朝廷正常征税反而被视为天理难容。
全国各地皆是如此这般,几乎是各行各业的商人都在联手对抗朝廷。
哪怕换上张居正担任首辅,也难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吧。
对此,幺鸡想了很多,便推心置腹地对其透露一部分“这便好,加征三税是大势所趋,无论困难甚大,阻碍甚多,都必须坚决予以执行。如今经商有利可图,务农食不果腹,经商者与日俱增,务农者日渐稀少,加之战乱与瘟疫的影响,若是长此以往,两位爱卿以为十年之后,在我大明境内还有多少人会种田?有何途径可支撑朝廷上千万两的巨额开销?珉无粮必乱,兵无粮必反!届时无须东虏来袭,我大明万里江山将不攻自破!”
到了晚明时期,农业在帝国经济比重已经大幅度下降,而财政收入依然主要依赖农业。
获利最大、利润最高的工商业反而缴税很少,甚至很多商人完全且长期的在不缴税。
大部分税收负担都压在农业人口上,贫苦农珉遭到层层盘剥,一年的收入往往无法应付税费。
在商业活动的不断诱惑下,农业人口流失严重,耕地荒废,田赋落空,帝国经济变得越发畸形。
余下的务农人员将承担比以往更大的税赋,然后更加强烈的想要脱离农业生产,由此所产生的恶性循环是长久而且深远的。
大英帝国和西班牙都可以实现本土空心化,那是建立在具有辽阔海外殖珉地的基础上。
明朝连一亩海外属地都没有,只能在本土找到解决之道,否则就得被怼翻……
对此只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就是减轻农业负担,对商人加大征税力度,以缓解农业人口的压力。第二,就是交不够税费就要被屠宰,跟大辫子所作的如出一辙!
幺鸡不能采取第二种办法,就只能执行第一种,哪怕商人组成了武装团伙,也要予以铁拳打击,让他们变成被圈养的鱼鹰“江南、湖广以及两广都盛产粮食,一年两熟不成问题,漕运、海运皆很便捷,即便北方大旱,也能供养得了大部分百姓。问题在于粮价高涨,田农依然收入微薄。商业繁盛,然而商人却不愿缴税。连三十税一都企图抗拒,他们便是在毁我大明基业,与造返无异!而且哄抬粮价,从中渔利的,正是那些贪婪吝啬的奸商!我大明开朝两百余年,励精图治,屡挫强敌,今番断然不会毁于奸商之手!”
吴甡对此深以为然,太子年纪不大,却说地头头是道,对当下局势理解地深入而全面,但对于如何征税,吴甡心中仍旧留有很大的疑惑。
各地商人盘根错节,地方官员无所作为,朝廷对各地的控制力已经骤然降低许多,光凭一纸政令便想要加征三税,着实有些虚幻了。
对于如何收拾那些奸商,幺鸡自有妙计“爱卿的疑问本宫自知,只须看本宫在畿辅地区对商人如何征税,爱卿观一处便能知全局了。”
这么一说,薛国观知道太子这是要对商人动手了,力度不会比对自己和勋贵们低多少。
除非商人胆敢公然发动叛乱,否则对太子的雷霆一击,他们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畿辅地区还差的六百多万两银子怎么来?
估计就是这么来的,简单而且高效!
现如今有几个商人没偷过税?
一旦东厂和锦衣卫倾巢出动,这些商人莫说承认自己偷税,就算是爷爷那辈的事情都得招出来!
缴税就能保住自家人的脑袋,很多商人被钢刀架住脖子,都会立即选择就范,不然脑子和银子都保不住。
若是照这么征税,是年岁入两千五百万两说不定还真能实现……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