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值得期待的年轻一辈。
大夏,真的是人才辈出。高先生心情大好。
于是说道,“智安同志,我说假设,你觉得大夏应该怎么发展下去最好。”
这话,让王智安一愣。他自然知道高先生这句话里的含义。
于是说道,“高先生,我觉得我们大夏现在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所以维持这样,惯性发展下去,就很好了。”
高先生沉吟了一会,才问道,“就不需要再做一些改变吗?”
看着高先生期待或者考核的眼神,王智安犹豫了一会,才说道,“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生产关系会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再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到时鼓励每个大夏人民,自己创业,自己发展,这样可以带来更好的激励。”
“自己创业,自己发展?”高先生显得额有些没听懂。
王智安不知道怎么解释,认真想了想,才说道,“就是,田地分给老百姓后,我们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后勤支持,谁勤劳,谁工作效率高,谁就赚的多。这样带来更多激励。”
这下,高先生再度沉吟起来。
实在是,王智安的这个想法,跟现在大夏的管理方法,区别很大。把高先生给难住了。甚至觉得王智安中国想法很危险。
王智安知道,自己必须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里原因很复杂,但必须说出来。
“高先生,我觉得,必要的激励很关键。能者多劳吗。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们还是需要,维持现在这种成熟的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当我们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可以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改变。”
高先生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思考与考量。
他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音,仿佛是内心犹豫不决的回响。
房间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留下两人的呼吸声。
王智安见状,心中虽有忐忑,但仍保持了那份温和却坚定的态度。
他微微前倾,双手轻轻交叠,目光诚恳而直接地望向高先生,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忱。
“高先生,您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正在努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效果不错。而工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明显。在工业社会,目前更需要国家加强管理,做好计划经济。这是必然,也是必须。”
高先生点了点头,王智安这么说,确实有道理。
“不过,高先生,当我们的社会再度发展,就需要依靠经济规律本身来推动,更加尊重市场经济本身。简单说,就是发挥更多老百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尊重集体力量,尊重群众智慧,需要在管理模式的进行一定的革新。”
“所以我认为,在将来十几二十年里,适时的探索与调整,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更能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与进步。”
高先生抬眼,目光与王智安交汇,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光芒。
没想到,王智安在经济研究上,也这么懂。这位在打仗上,在战略谋划上,也是一等一的超级厉害。
这究竟是怎么一个人呀。但道理,这个世界不可能有这么全能,还样样都这么厉害的人。
太不可思议了。(这段剧情写的特别特别慢,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