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已经守在这里了,</P>
他瞪了俞通渊一眼,一边带着太孙向房里走去,一边语带嘲讽地说道,</P>
“这不是咱的越雟侯么?”</P>
“堂堂水军大都督怎么有空来看咱?!”</P>
俞通渊自然是收到了圣上的训诫口谕,</P>
特地跑来宫里,想当面解释一番,</P>
他跟着圣上来到内间,奏禀道,</P>
“臣是特地来回圣上话的,”</P>
“长江水师那一块,时龙海做总兵多年,原本是计划提拔他做提督的,可他突然涉案撤职了,”</P>
“水军都督府提报的接任几名人选已经上报兵部,可还没批复,”</P>
“所以长江水师现在稍显混乱,”</P>
“臣这几日会亲自过去主持大局。”</P>
俞通渊不卑不亢地和圣上禀明水师的情况,</P>
他不像其他大臣那样对圣上心存畏惧,</P>
因为俞通渊的父亲俞廷玉和长兄俞通海,统领着巢湖水师,</P>
在大明立国之前,就战死疆场,分别被圣上追封为河间郡公和虢国公,</P>
他已故的次兄俞通源,也是因战功获封为南安侯,</P>
他自己也战功获封越雟侯,</P>
因这一门四公侯的荣耀,</P>
他受到圣上格外的关照,被委以水军都督的重任。</P>
“这兵部办事是越来越不利索了,”朱元璋闻言,对俞通渊的怨愤,消了一些,“这人选的名单到现在都到咱这。”</P>
俞通渊没有顺着圣上的,继续甩锅兵部,</P>
“圣上容禀,还有那艘楼船的事,”</P>
“臣的意思,那船原本就是准备派驻武昌的,归武昌三护卫节制,”</P>
“可否由楚藩直接去接收?”</P>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P>
派驻武昌?</P>
咱想起来了,刚才齐泰也说过这事,</P>
原来这船是由楚藩节制的,</P>
可咱记得林小子日记里,朝臣的参折里都提到,</P>
老六在养寇自重啊?!</P>
不管真假,</P>
这新式楼船派驻武昌之事,得缓一缓。</P>
“楼船接收之事,暂且缓一缓吧,待长江水师那头理顺了再说。”朱元璋幽幽地说道,</P>
旋即他话锋一转,</P>
“你这个水军都督事务也多,亲管长江水师不是长久之计,”</P>
“咱准备派一个合适人选,暂代总兵职务。”</P>
朱元璋眼前浮现出,林豪身着绿色官袍的身影,</P>
俞通渊面露疑惑,本想开口追问,但想想了还是忍住了好奇心,</P>
“圣上钦定的人选,一定是最合适的,”</P>
“臣定当全力支持。”</P>
君臣二人又奏对了一些水军事务之后,俞通渊才告退离去。</P>
朱元璋立刻提笔写下旨意,</P>
然后交到身边一脸好奇的太孙手中,</P>
“着令永康伯林豪,暂理长江水师总兵职务,”</P>
“同时,协办督造宝船事宜,”</P>
“钦此!”</P>
朱允炆看完圣谕,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皇爷爷说道,</P>
“林御史乃文官,帮齐泰协办造船事务,倒是没什么问题,”</P>
“可代理水师总兵职务,只怕不能服众。。。”</P>
朱元璋对孙子的担忧不以为意,</P>
只淡淡地说道,</P>
“这个不必担心,咱相信林卿会有办法解决,”</P>
“咱只担心,给他加这么多差事,”</P>
“而赏格不到位,会寒了忠臣的心,”</P>
“等会你用了印,亲自去找他宣旨,”</P>
“把那些新进贡的荔枝全部带上,统统赏给他,”</P>
“给咱好好鼓励林卿,让他尽心办差。”</P>
朱允炆闻言,心里泛出一股酸意,</P>
皇爷爷对林御史真是体贴,</P>
这荔枝,其实孤也是很喜欢,</P>
现在全赏了林御史,</P>
看来只能蹭他的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