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奉命全程监督,再把原图带回到皇爷面前。</P>
旋即,小福子带着在屋内随侍的所有宫女太监走了出来,</P>
他面露尴尬地朝三位主子躬身行礼,</P>
“太孙、两位王爷,皇爷有口谕!”</P>
三人赶忙躬身,齐声道,</P>
“儿臣(臣孙)听旨!”</P>
小福子轻咳一声,用他那尖利的嗓音念道,</P>
“皇爷口谕,”</P>
“他们吵什么吵?你叫他们几个给咱安静点,”</P>
“老三、老四这么事都办好了?没办好还在这里杵着干嘛?赶紧去办差,”</P>
“让允炆马上进来。”</P>
“钦此!”</P>
“主子,皇爷的口谕说完了!”</P>
朱棡和朱棣被父皇的口谕训斥了一通,面子尽失,</P>
只能说,京城里不比藩地,</P>
他们位份再尊贵,上面还有一个人永远压着。</P>
“儿臣领旨!”二王脸色青红地离去。</P>
朱允炆转入步入空荡的书房,走到内间,</P>
见皇爷爷拿着笔在纸上涂涂写写着什么,</P>
未及行礼,</P>
就听皇爷爷就吩咐道,</P>
“你坐到那边,好好看看这两份图纸,”</P>
“把它们的每一笔每一画都给咱记好,做到心中有数!”</P>
朱允炆知道这是皇爷爷的恩典,赶忙照做,</P>
翻开图纸认真地记起来。</P>
朱元璋心里却非常不平静,</P>
不是忧虑两个儿子在外喧闹的事,</P>
而且在想如何奖赏林豪,</P>
他刚才又仔细看了一遍图纸,</P>
越发觉得林豪暗中献图居功甚伟,</P>
但是自己的奖赏又不够分量,</P>
他皱着眉头,又拿起笔,</P>
将纸上的“从三品,右副都御史 兼锦衣卫都指挥同知”等字眼涂掉,</P>
将纸张揉成一团,丢到一旁。</P>
朱元璋又抽来一张白纸,</P>
在上面写上,</P>
“正三品,永康伯,奉天翊卫推诚守正文臣。”</P>
林小子以文臣之身,</P>
研发出这等镇国神器,</P>
立下此等大功,</P>
封他一个伯爵,绝对不过分。</P>
他好像是金华府永康人士,用他老家之名做爵号,光宗耀祖,</P>
奉天翊卫推诚,虽然是第三等封号,</P>
可咱相信他以后一定会再立功勋,到时候再提到第二等封号——奉天翊运推诚,</P>
至于第一等的开国辅运推诚封号,</P>
那是跟咱立国的老家伙们的特封,</P>
要是他林小子早生个三十年,以他之才,</P>
跟在咱身边也肯定能够得上,现在是没办法了。</P>
先封个伯爵,足以配得上林小子当下的功劳。</P>
朱元璋放下笔,眉眼舒展,止不住地点头,</P>
可旋即,他又无奈地靠在椅背上,</P>
只有咱知道他立功了,其他朝臣又不知道,</P>
咱如此厚赏他,只怕是要遭到非议!</P>
不对,</P>
咱都知道了,底下的大忠臣偷偷找人献上宝图,</P>
做出这等立功不留名的好事,</P>
咱居然还在犹豫怎么赏他?!</P>
咱可是大明皇帝,</P>
直接在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宣布他的功绩,</P>
再当场封赏他不就好了?</P>
万众瞩目,名满天下,</P>
这都是功臣应得的。</P>
“哈~哈~哈~!好~好~好!就这么办!”</P>
做出摊牌决定的朱元璋,</P>
猛地站起身,一边放声大笑,一边自言自语,</P>
旁边全神贯注地记着图纸内容的朱允炆,</P>
被突然传来的大笑声,惊得一愣,</P>
疑惑地看着朱元璋,</P>
皇爷爷这是想到了什么?</P>
看他的样子,好像要干一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