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瓛的奏报声在奉天殿里回荡,</P>
在场的文武大臣知道这是圣上和锦衣卫在唱双簧给他们看,</P>
个个都面无表情,保持着噤声状态。</P>
朱元璋眼神犀利地扫着着群臣,恨不得将他们的心都看透了,</P>
他幽幽地开口说道,</P>
“咱。。。朕对蓝玉恩深似海,可他简直狼心狗肺,结党营私,意图谋反,”</P>
“着令刑部、都察院两部联合审理此案,由太孙监督审案。”</P>
“把他的那些没抓到党羽都给朕揪出来。”</P>
皇太孙朱允炆,刑部尚书暴昭,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一齐出列领命,</P>
“臣孙允炆遵旨!”</P>
“臣暴昭(詹徽)遵旨!”</P>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P>
“你们抓紧办案!”</P>
“如果没有其他事,就退朝吧!”</P>
今日主要目的是抓蓝玉等武勋,震慑朝堂,</P>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P>
那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P>
而众大臣知道当下的情形不适合奏报事项,便纷纷沉默,</P>
片刻之后,朱元璋便抬手示意小太监宣礼退朝。</P>
······</P>
未时,</P>
都察院衙门,</P>
内堂,</P>
“黄大人,请用茶!”</P>
左都御史詹徽亲自为前来议事的黄子澄泡上茶水,</P>
黄子澄虽然官阶比詹徽低了很多级,</P>
但皇太孙的“黄师傅”,这个标签给了他很大的底气,</P>
使得他根本需要以下官的姿态面对詹徽,</P>
他毫也不客气地端起茶杯茗了一口,而后直奔主题,</P>
“詹大人,刚才下官带来的那些卷宗是蓝玉和他党羽的罪证,”</P>
“希望都察院这边能尽快衔接上,一起把案子办好!”</P>
詹徽翻开卷宗,简单地扫了一眼里面的涉案人员名单,</P>
开国公府常升、常森兄弟,定远侯王弼等等,</P>
几乎都是和蓝玉过从甚密的武勋,</P>
“这些人都是蓝玉的亲属和旧部,说他们没参与蓝玉的罪行,谁会信?”</P>
“请黄大人转告太孙,我都察院一定会严审到底。”</P>
黄子澄放下茶杯,抬头直视詹徽,</P>
“詹大人,下官这边还有一些官员涉案的线索,”</P>
“不知道都察院这边,接还是不接?”</P>
都是宦海浮沉的老狐狸,</P>
詹徽岂能听不出黄子澄的言外之意,</P>
对方这是代表太孙那边,再一次邀他合作,也是在拉拢他。</P>
詹徽眼睛微眯,也注视着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后生,</P>
对于黄子澄,他是有些看不上眼的,</P>
不就是抱上了皇太孙的大腿,</P>
现在才能在朝堂上到处显摆,</P>
之前太孙的人千方百计地想拉拢他詹徽,都被他敷衍过去,</P>
他纯粹就是看不上朱允炆这个太孙,</P>
想等等看,有没更合适的靠山可以去依附。</P>
可现在不一样了,</P>
皇帝强力整肃朝堂,</P>
这是下了决心要扶朱允炆上位,</P>
那么现在的朱允炆就是最合适的靠山了,</P>
他詹徽必须得抓紧靠上去,</P>
所以也只得忍着心中的不悦,和颜悦色地与黄子澄议事,</P>
想定主意之后,詹徽开口说道,</P>
“当然是接!查案是我都察院职责所在,任何线索我们都不会放过!”</P>
“另外,”</P>
“请黄大人转禀太孙,老臣定当为他分忧!”</P>
这是詹徽在表态愿意投靠朱允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