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咱是再造天下,</P>
向咱的后人讨要,凭什么?</P>
可随后朱元璋又看到另外几句,</P>
【这洪武盛世风华终将烟消云散,】</P>
【我真为大明未来的命运感到惋惜,】</P>
他带着深深的困惑,长叹了一口气,</P>
咱缔造的洪武盛世,真的会因为咱的错误决定而快速地烟消云散吗?</P>
这林小子是个忠良之辈,值得信任!</P>
肯定不会轻易被人给收买了。</P>
虽然咱想不通他为什么突然支持老四,还主张不杀蓝玉等武勋,</P>
但他写的这两个办法值得咱好好考量一番。</P>
······</P>
巳时四刻,</P>
御书房,</P>
朱允炆在早朝散了之后,一直在偏殿督办调查蓝玉的事情,</P>
而后朱元璋一道旨意将他召了过来。</P>
他进门行礼过后,</P>
朱元璋除了叫他免礼之外,也不言语,</P>
管自己看着他自己主持编撰的《祖训录》,</P>
朱允炆不清楚皇爷爷召他的目的,只得站在一旁发呆,</P>
皇爷爷最近给人的感觉是一天一个样,</P>
谋略方面是越来越神了,</P>
可行事方面是越来越古怪,</P>
脾气也越来越喜怒无常,</P>
他老人家会不会是受到了什么刺激?</P>
现在朝堂上形势那么紧张,而皇爷爷却在刻意营造宽松氛围,</P>
像今天早朝,他老人家也没主动提啥重要议题,</P>
大臣们也就识趣地不当朝请示了,</P>
所以今日的早散很快散了。</P>
皇爷爷如果不是受了什么刺激,那他必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P>
对!一定是这样。</P>
于是,朱允炆凝神思忖,朱元璋认真读书的状态,持续了约一刻钟左右,</P>
朱元璋终于看了《祖训录》,放下书,</P>
抬头对孙儿说道,</P>
“咱有点想念老四了,”</P>
“但北平现在离不开他,”</P>
“你叫人去传咱的旨意,召燕王妃和他的三个娃回京省亲吧。”</P>
朱允炆闻言一愣,</P>
皇爷爷怎么就突然想念四叔了?</P>
这刚刚想着他老人家行事作风,越来越古怪,</P>
还真是猜的没错,</P>
召藩亲回京的小事,派个小太监去礼部传达一下,不就好了么,</P>
怎么特地召孤去传达呢,</P>
不过疑惑归疑惑,朱允炆嘴上却是爽利地答应下来,</P>
“孙儿,遵令!这便去办!”</P>
说完,便躬身一礼,准备立马去办,</P>
还没等他退出去,便又听到朱元璋抛出一个问题,</P>
“允炆,咱说如果。。。如果有一天,你的叔叔们与你为敌,你会怎么做?”</P>
朱允炆闻言一顿,转身看着皇爷爷,</P>
只见朱元璋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再度复述了一遍问题,</P>
“允炆,如果有一天,你的叔叔们与你为敌,你会怎么做?”</P>
朱允炆听清了朱元璋的复述,立时傻眼了,</P>
皇爷爷真是越来越令人捉摸不透了,</P>
刚才叫孤亲自去传旨,召四叔家人回京省亲,</P>
现在问孤会怎么对待那些与孤为敌的叔叔?</P>
还能怎么对待,</P>
当然是强力镇压,绝不手软,</P>
藩地岂能违抗朝廷中央的旨意,</P>
不过,皇爷爷肯定不会希望听到从孤嘴里说出这种答案,</P>
他毕竟是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和睦亲善,</P>
所以得想一个好答案。</P>
朱允炆皱眉思考片刻,朝朱元璋深施一礼,</P>
“禀皇爷爷,孙儿觉得叔叔们是您的儿子,也是孙儿的至亲之人,”</P>
“他们为我大明镇守边疆,劳苦功高,孙儿绝对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