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蓝玉卖官鬻爵,都是明码标价的。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立功而回,我这些官缺看到时候有的抢了。”</P>
齐泰听着黄子澄的分析,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P>
“领军大将胜利回朝,必然是要厚赏的。”</P>
“就看圣上如何分配了,”</P>
“我们的人总该还是能多得一些好处的。”</P>
突然,他好像又想起什么,转头看着黄子澄问道。</P>
“对了,子澄老弟,”</P>
“那个被嘉奖的林豪是什么情况?”</P>
“听说圣上嘉奖他时,你就在现场?”</P>
“他可是殿下的人?”</P>
黄子澄被齐泰问得一愣,脸色微微泛红,他实在不想去回忆那天的事情。</P>
当天他认为韩宜可“有条件认罪”必然触怒朱元璋,</P>
所以死命地使眼色阻止了,朱允炆准备求情施恩于韩宜可的举动。</P>
可哪知道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P>
害得朱允炆失去了一个拉拢贤良的好机会。</P>
回去了之后,</P>
朱允炆对他说了一句,</P>
黄师傅,孤被误矣!</P>
这么多天了,他犹记心头,这是太孙对他说不满的话。</P>
朱允炆施恩韩宜可的便宜没捡成,</P>
连带着与韩宜可情谊较深的林豪,人情自然也是没捞着。</P>
黄子澄惆怅地摇摇头,</P>
“他不算是殿下的人。”</P>
“此子,性格比较孤僻,为人谨慎。我第一次接触他是在贡院,找他们值守御史谈话。”</P>
“他坚持中立不站队,还提出停掉科举卷子张榜。”</P>
“当初殿下对他的印象不是特别好。”</P>
“只是不知道此番,圣上为何会嘉奖他。”</P>
“理由还是,站得笔直,对朝堂甚是恭敬。还要众大臣向他学习。”</P>
“只能说是圣心难测,加上这小子有机缘吧。”</P>
齐泰听着黄子澄的回答,再结合这几日的所了解到的消息,思绪飞速运转。</P>
“此子,仅为都察院九品绿袍御史,一直是默默无闻之辈。”</P>
“现在被圣上莫名嘉奖,成为当朝红人。”</P>
“圣上这样做,定有他的用意,我们自不必去管。”</P>
“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多他亲近才是。”</P>
“自从子宁老弟调离都察院之后,那边已经没有我的人了。”</P>
“都察院那詹徽为人圆滑,爱投机,为殿下所不喜,”</P>
“而凌汉人品虽正,与詹徽水火不容,可年岁过长。”</P>
“而林豪此人级别虽低,但入了圣上的法眼,只要不出岔子,未来可期。”</P>
“所以拉拢此子的事,你得好好为殿下张罗。”</P>
黄子澄听完齐泰对林豪的分析,眉头微皱。</P>
由于他和林豪在贡院的不愉快谈话经历,自视甚高的他,内心对林豪始终留有芥蒂的。</P>
是拉拢?还是打压?到时候再看吧。</P>
不过他还是点点头,张口说道。</P>
“放心,尚礼兄,此事我心里有数。”</P>
······</P>
京城外,</P>
码头驿站,</P>
大客房,</P>
“禀国公爷,这一万两银,是咱老家那边的一个员外进献的。”</P>
蓝管家把一张面值一万两的大额银票,递到凉国公蓝玉的手里。</P>
蓝玉接过银票瞄了一眼,就放到桌上。</P>
“说吧,他想求什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