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年纪啊,人家生意做的大着呢。这次来村里就为了招工。哎,这段生意还不错吧?这是又一车货出去了?”
“这段旺季嘛,生意还好。哎,招工?你们来是招工的?”
“对啊。”
“这时候招什么工啊,哪家都忙得很,都缺人,谁还有空去别人那打工?”
“这个可不一定,去不去还得看哪边赚的多嘛。”郑晓说道。
那村民看了眼郑晓,笑了笑,也没再说。
“大叔,你们这卖出去的货价格怎么算啊?就古筝。”郑晓很快把话题转向了正在装运的乐器。
“那个得看哪个档次的。有便宜的有贵的,三百多到六七百的都有。”
“三百多的也有?”郑晓有些惊讶。
“那当然了。”
魏师傅凑到跟前,说道:“我们这边的便宜很正常。木料都是自家的,人工场地不算,加上机器也用的少,就连琴弦,这边也有做这个的,就是质量差点。
这么算下来,基本没什么成本的。就是有一点,这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各家有各家的标准,可不像咱厂,怎么做用什么料都是定好的。”
郑晓点点头,也算明白了怎么回事。说白了,还是小作坊生产,质量不一致,但成本确实低,在市场上还是挺有竞争力的。
工人手艺问题不大,唯一的问题是缺乏一致的标准,有的认真做好,有的用料就次一些。
在村里转了一圈,也问了很多人,结果只有两个说过一段可以跟着去沪市。
总之,招工的事情并不顺利。
不过,郑晓倒没什么失望的,他来这本来也不止招工,也知道这会招工不容易。
转眼到了傍晚,郑晓跟章立就跟着魏师傅去了他家,今天就在这休息。
魏师傅有一儿一女,都在城里工作,前一段女儿刚生了孩子,魏师傅老伴过去帮忙带孩子了,所以家里之前没人,空屋也有。
院里晒的有水,郑晓端着盆冲了冲凉,就赤着脚往院里树下一坐,对魏师傅说道:“魏师傅,你们村谁说话有份量?”
“谁说话有份量?那应该是村支书。”魏师傅随手从院里的桃树上摘了几个桃,递给郑晓跟章立:“吃吧,没打过药的。”
郑晓接过了一个,一边去压井那洗,说道:“你们村支书怎么样?好说话吗?”
“还成。脾气不错,也挺认真的。怎么了?”
“那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我想跟他聊聊。”
“跟他聊,聊什么?”
“聊合作啊。你们村的问题在各做各的,也没个一致标准。我想着以后咱们厂收购你们村的货,但标准得按我们的来,价格上也好说,总之会高一点。”
“哎,那不招工了?”
“该招还得招。不过得换个角度,我想把厂里的产品做成高端,至于中低端,都用这种合作方式解决。”
郑晓的话,魏师傅只听明白了个大概,不过好像是有点道理的。
“那好,等明天吧,我领着你找他去。”
“好。这一趟过来,就看这次了。”郑晓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