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农田(2 / 2)

回忆1980 东院的枣树 1069 字 9个月前

怪不得村里这么安静,敢情是因为这。

左右也是没事,郑诚打算也去凑个热闹。问了父母在哪,他就牵着砖头往地里去了。

远远的,郑诚就看到一群人在地头聚着,有的拿尺子,有的在忙着往地边埋界石。这大太阳底下,他们连乘凉的意思都没,只是不厌其烦的把地边量了一遍又一遍。

郑诚一眼就看到了父母,大哥也在。

“哥。”郑诚走过去,喊了一声。

郑直扭脸看了眼,立刻满脸惊喜,连忙跑过来问道:“小二!你考试完了?咋样?”

“还行!问题不大。”郑诚笑着点点头。

这时,郑光年两口子也匆匆跑了过来。

“成绩啥时候能出来?”郑光年直接问道。

“用不了久,大概二十来天?”郑诚说道。

“哦。”郑光年点点头,就不再多问。扭脸又看人家量地去了。

“别理他!”刘玉英用毛巾替儿子搽了搽脸上的汗,笑出了满脸皱纹,“可辛苦咱家诚子了,等回家了,我去做顿好吃的。”

测量边界无疑是个漫长而琐碎的过程,对测量人员也是心理跟身体的极大考验。每一部分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时地还会有争吵,很多连锅盖大小的一块地方都能吵半个小时,真正的寸步不让。

“俺家这边分的不行!你看看,这边都到路上了,总不能把地边挪到路上吧?不中,不中,得重新划!”刚量完地,郑光年立刻指着地边大声嚷嚷道。

农田跟农田中间是有小路的,好让车子通过,原本倒无所谓,但现在问题是,邻着路边的地怎么划?若是把路也划一部分到自家地里,那以后人家过车子怕不是要碾着庄稼了!

“那你说咋弄?”测量的人有些恼火的道。这样的情况他已经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每次都得吵好久,实在让人头疼。

“这路得留出来,不能算到俺家地里!就划到这吧!”说着,郑光年在地上画了个地边线。

“那不行!你这划得太多了,你这一改,这一溜都得跟着改,最后得缺出来好几分地,不中!”

双方不断的在地边上争执着,但总算还能克制,等找到都满意的,也就很快确定了。

他们这一个人能分一亩半地,郑诚家五口人,那就是七亩半。不过分到的地块并不是连着的,而是按地块的肥沃程度分散到不同区域,总之就是每家既有良田,也有贫瘠的地块,都不吃亏。

等一片地划分好了,大家也没闲着,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树苗,栽到地边的四角,这才是不可移动的边界!当然,树苗都是长不大的白蜡条一类,可不能影响了庄稼。

这会,全村的农田测量已经到了尾声,第二天就全部结束了。

不过,村民们的热情远远没有因此消退,倒是更加热烈起来。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往地里去,晚上才回家休息的也不稀奇。

郑诚家也不例外,父子三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粪肥,好为将来自家农田的土壤改良做准备。不过,村里有这打算的实在太多了,于是粪肥很快就成了紧缺东西,整个竞争过程滑稽中透着欢乐。

人们对农田积攒了无数日子的向往,终于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现在,他们已经决心为生活而奋斗了。

感受着乡村散发的惊人力量,郑诚也不禁沉迷其中。这是第一次,他如此清晰的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原来,他正如此真切的经历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