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终究要讲效益(1 / 2)

从前形影不离,现在见面躲着走,杨文瑞当然知道关成光跟他产生了隔阂,但他不明白自己在哪件事情上得罪了对方。

想来想去,杨文瑞最终意识到也许源于双方职务的变化,于是他摇头苦笑,决定不跟关成光一般见识,每次见面总是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尽管关成光并不领情,但杨文瑞处之泰然,他们俩在近两年一直维持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关成光要到自己手下工作,要说杨文瑞毫无顾虑,那是不可能的,从前都是关成光出主意,说上句,这回杨文瑞不仅要管着他,还要高他几个档次,因为关成光不可能被委以任何官职,这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杨文瑞知道,关成光即使口服,也不可能心服,将来在工作中不会没有别扭。

杨文瑞毕竟是个内心坦荡的人,既然关云天要把关成光安排到自己手下,那就对其以诚相待,用实际行动感化关成光那颗冷酷的心。

“关总,你也别把问题想的那么复杂,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糟糕,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对成光以诚相待,好歹还有那层同学关系,我就不信他好意思故意跟我找别扭,出难题。”杨文瑞道。

“明着他绝对不敢,因为我已经给他敲了警钟,如果他再自以为是,耍小聪明,我就对他不客气,就怕他在暗地里使坏。”关云天不无担忧地说。

“嗯,成光这个人倒是有这方面特点,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后搞小动作,但你给了他忠告,我们之间毕竟还有些旧情,我想他怎么也会有所收敛。”杨文瑞道。

“好,咱们先不管他,工作中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关成光一旦有事,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关云天的意思,如果关成光在以后再出现什么不轨行为,甚至都用不着杨文瑞为难,他将亲自处理。

三个多月后,一条连带去皮、烘干和脱壳的现代化核桃仁生产线,在富源县金寨乡建成投产,这只是加工先期成熟核桃的部分设备,据轻工设计院的专家计算,待到北部山区的三万多亩核桃全部结果,至少需要四条这样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生产核桃油的第一期工程也在开发区的加工厂建成投产,在当年十一月份的全国食品订货会上,昌达集团生产的四千余吨核桃油被订购一空。从市场需求看,跟刘副县长当初的预测一致,这个项目的产品确实具有非常不错的市场,而且其增长潜力巨大。

但是,即使到了第四个年头,核桃林的挂果率接近百分之五十,当年的产值也不过两亿,除去人员工资、山地承包费、融资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各种税费,等等等等,项目整体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这就是涉农项目的特点,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除非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一般企业不愿承担,也不敢涉足。

昌达集团虽然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没有问题,但毕竟是民营企业,最终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一个项目接连四年亏损,这在公司十余年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当初做出投资这个项目的决定,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涉农项目的亏损局面,关云天指示集团公司办公室,详细检索多年来

政府颁布的各项惠农政策,他想看看有哪些可以利用。

经过几天紧张工作,集团办公室主任林楠把检索结果向关云天汇报,“这里检索了近二十年颁布的惠农政策,你需要哪方面的?”

“近十年,有利于降低农副产品加工成本的政策,有没有?”

“当然有啦,涉及种植阶段和加工阶段的都有。”

“你组织办公室人员,结合这些政策文件,写一份减免各种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我。”关云天吩咐道。

三天后,林楠把一份提请有关部门减免北部山区核桃种植项目有关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关云天。

跟刘副县长沟通以后,关云天把这份申请报告送到他的办公室,“刘县长,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项目能够盈利,我们就不麻烦政府了。”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你不用解释了,这件事要怪我们对企业关心不够,把事情疏忽了,本来应该是政府部门替你们想到的,结果让你们很被动,一连亏损三四年。”刘副县长还是非常体谅企业的难处。

“我们做了一番测算,如果在税费方面得不到优惠,再过一两年,这个项目也很难盈利。”

“享受政府的惠农政策本来就是你们应有的权利,这用不着解释,你把这份申请报告留在我这里,下午我就去找县长商量,争取把政府的所有惠农政策都要让你们享受到。”

刘副县长拿着昌达集团的申请报告来到县长办公室,把情况跟周县长做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