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以清淡为主,几道简单的家常菜,如农家小炒肉、西红柿炒蛋、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和排骨萝卜汤,既满足了味蕾,又不失营养均衡,秦沐枫帮忙摆盘,一家人围坐享用。</P>
餐后,苏艳红与家人道别,怀揣着写好的大纲与初稿,踏上归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P>
在大纲的指引下,短短一周内,一部八万字的中篇小说雏形已现,再经三日精心雕琢,终稿锁定在了七万多字,苏艳红审视着这份凝聚心血的作品,心中满是成就感。</P>
然而,紧接着,如何选择合适的杂志投稿,又成为了她新的烦恼。</P>
“艳红姐,听说高考要改到七月份了?”</P>
段薇递给她一份报纸。</P>
“真的吗?”</P>
苏艳红看了看报纸,果然,以后高考都定在七月份了。</P>
她之前隐约听说过这事儿,所以没太大惊小怪。</P>
“你不着急啊?”</P>
段薇有些奇怪。“急什么?”</P>
苏艳红反问道,“咱们学咱们的,高考什么时候考跟咱有啥关系?”</P>
“高考挪到夏天,大学开学就变秋天了,那像咱们这样春天进校的学生咋办?”</P>
段薇接着说,“是继续读满四年,还是压缩成三年半?如果是三年半,咱们学习任务不就更重了?而且压缩学制,咱们还能不能得到完整的大学教育呢?”</P>
苏艳红心里明白,最后可能是77年和78年的学生一起毕业,82年的毕业生里头就混着不同届的了。</P>
虽然她清楚这一点,但她没说出来,毕竟,谁想被人当成能预测未来的怪人呢?</P>
苏艳红可能因为知道了未来,所以很淡定,但其他大学生都挺慌的。</P>
他们既怕学习压力太大毕不了业,又怕教育不完整会在档案上留下印记。</P>
那时候,档案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几乎可以说是人的第二个身份。</P>
这种担心反映到日常生活里,图书馆自修的位置更抢手了,晚上在厕所和走廊借光看书的人也多了。</P>
还好京城的天气渐渐暖和,这些努力的学生不用担心着凉。</P>
“大家都说说,这篇小说,咱们发不发?”</P>
主编问大家。</P>
“从故事构思到文字运用,《狩猎》都符合咱们杂志的标准。我不明白,这么棒的作品,怎么会让大家这么犹豫。”</P>
这是最初审稿的编辑说的,他特别喜欢这篇小说,也是因为他的坚持,这篇稿子才被拿到编辑部来讨论,不然早就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