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扶南国十五万大军北上。
再加上为大军效力的民夫,后勤,扶南国差不多动员了全国近三十万人员。
虽然知道不可能对楚国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只是想要拿出扶南国的态度,要摆出东南地域大邦之国的架势。
但同时,这样动用全国之力,对于扶南国而言,也是不得不为之事。
毕竟当时的情况,是士颂展开了对扶南国的经济封锁,废除了扶南国的楚侯汇票,导致整个扶南国陷入动荡,导致了整个国家破产。
对于扶南国国主而言,他所想要的,不过是使用扶南国的军事力量,在南面生事,逼着士颂让步。
他想要求士颂认可原来“让步”的楚侯汇票的利益。
同时,范金生觉得自己,又何尝没有一丝期望,觉得自己或许真有可能在南面成事。
只要是楚国的北面,或者东面出现了新的情况,他们扶南国,或许还真有可能在楚国版图上割走一块地盘。
别的不说,扶南国从前便对交州的日南郡打过主意。
一旦楚国出现破绽,他们就真敢上来撕咬。
不过他们没有估量准确士颂对于南面版图的重视。
交州日南郡,是大汉领土,即便是自己以后输给曹操都行,大汉的领土,绝不能在自己手上,被异族夺走。
是的,士颂而言,北面的曹操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一座大山。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今后面对曹操做好准备,要集中力量,备战不久后的赤壁大战。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更让士颂在意南面。
一来,不论是什么人,什么势力。只要是对他的这条主线任务,起到了不好的影响,那么他就会用尽全力去消除这些隐患。
二来,为了能有更多的力量,用来对抗曹操,不论是粮食军械,还是可以有用的人力物力,兵员或民夫,那都是多多益善。
不论是因为哪一条原因,扶南国这种有一定实力的南疆大邦,当然是不应该存在的。
所以,范金生在被孙权的使者忽悠,开始挑衅楚国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的南疆都护府统治体系时,就已经被士颂认定,是必须要除去的不安因素。
以上,正是眼见扶南国大厦崩溃,扶南国的相国余赞,终于明白过来的事情。
现在的他,已经是尽全力在维持扶南国国都的秩序了。
不对,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原扶南国的国都。
而余赞的手段也是简单,废除了所有货币,在这城内,执行以物易物的原始办法。
多少布匹可以换多少粮食,多少粮食可以换多少盐巴,多少盐巴可以换多少生活用具。
虽然说不上是事无巨细,但是也算是十分周全了。
尤其是现在货币崩溃的情况下,还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做法。而且也很容易就能在百姓之中推行。
若是给余赞一定的时间,或许还真能让他慢慢稳定住扶南国的情况。
但士颂怎么会可能给他那么多的时间。
扶南国自制的汇票崩溃后,蒋干立刻策反了三大家族,带动了诸多中小家族的叛乱。
陆逊那边,又立刻发力,瞬间击溃了扶南国所谓的主力大军,更是直接斩杀了范金生。
范金生这位名义上扶南国国主,在身陨之后,扶南国中,即便是有些人想要和楚国继续对峙下去,也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最终,这些人也都汇聚在了余赞身边,差不多也能聚集起两三万军力。
只是这些所谓的军队,对付普通百姓也就罢了,想要对抗来势汹汹的楚军,还真是不够看的。
“余相,您是我扶南国中,最具有智慧之人,如今之局势。我等该当如何处置啊?”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头沮丧着脸,拱手求教。
他身边还有几人,显然也是周边小世家,又或者是范氏一脉的族老。
不论这些人是何种表情,但显然,这一群人,都是愿意听从余赞吩咐的。
他们想要余赞给出的意见,他们这群原来扶南国的遗老遗少,到底该怎么选。
余赞心中好笑,现在都是什么局面了,难道就靠手上这点实力,继续选一个范氏子弟,继承扶南国国主之位?
不说十万多楚军的强横。就说三大家族自立的国家,以及地方中小家族的叛乱,都是他们无力对付的。
他们目前勉强能做到的,不过是自保而已,守护住扶南国的都城就不错了。
“唉。”余赞先是叹了一口气。
而后说道:“你们以为,扶南国还有复起之希望吗?”
见周围几人都低下了头,余赞知道周围这几人也算是明白人,对大局怎么看不明白,只是抱着一丝期望,想着说不定余赞还有什么奇谋。
“如今,我们的选择不外乎三条。第一条上策,我们这就立刻占据扶南城,建立新的国度,宣布和从前的扶南国势不两立,同时上书楚王,希望楚国认可我们的新国度。”
“若是能成,我们当仿效北面那三家的行为,承在楚国认我们新建立的国家后,我们立刻用收集到的楚侯汇票兑换五铢钱和铜币。”
“而且,我们也有优势,我们占据都城,国家底蕴都在此地。我们全力投效楚国,献上扶南国底蕴,将多年存储下来的粮食,全部都缴纳给楚国,作为买命钱。”
“而后,以我们在国内的力量,占据更多的地盘,别的不说,扶南国东南之地,我们还是能得到的。”
听完这话,周围不少人的脸色都便白了不少。
尤其是范氏子弟,他们之中不少人,其实还是想要守住自家这范氏王朝的。
就好像从前混氏王朝覆灭后,混氏依旧还有一批族人占据一隅之地,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余赞也是敏感之人,自然知道眼前这些人心里不舒服。
而后,他便说出了第二条中策。
“其二,便是我们从范氏子弟中,选出一位幼子。绝对不能是范金生后人,而是其他旁系子弟。继承扶南国国主之位。”
“而后,我们给楚王上降表,正式承认战败。向楚国商议归降,接受楚国之惩罚。”
“同时,承认所有楚国承认的叛立诸国,求楚国为我们做主,让他们不要再起刀兵,而是和我扶南国和平相处,以后都是楚国南疆都护府下的南部小邦,楚国附属。”
“之后,大家都是为楚国囤积粮草的农种田小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