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击败曹操,进驻中原,还是败给曹操,南下退向中南半岛。货币体制的完善,都会对自己的统治,起到良好的正向引导和支持。
此外,在士颂的心里,货币改革之后,自己甚至可以用后世的货币战争的手段,来帮助自己和曹操争斗。
这个时代,关于金融相关知识的研究,绝对没有后世那么完善。
或许,自己在经商方面没有那么的出色,但用后世的金融体系,来压制这个时代的商人,士颂还是有信心的。
但很多事情士颂也只是在内心里面做好了盘算,并没有对谋士们明白地说出来。
士颂提出货币改革的想法,说是如今朝廷的五铢钱政策,因为战乱而名存实亡,对于百姓的影响太大。为了让百姓们有更好的生活,楚国境内的货币制度,会进行改革。
别的不说,首先是银币和纸币的推出。
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受限制于工艺水平,银币和纸币的货币体系,是根本无法建立的。
但在现在这个时空却不一样。
首先是在造纸方面,在士颂的推动下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即便是做不出后世那种纸钞,做出明清时代的号票类单据的纸币,或者宋代的所谓的饺子的纸币,还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便是银制货币的问题。
三国时代的金银制品,还是倾向于奢侈品装饰物,价值虽然高,但流通并不广泛。
在士颂在开辟了南中及南疆都护府后,反而是收获了大量的金银产物。
楚国内部,士颂对墨家工艺的扶持,让墨家子弟有了设计和生产出标准化的银币和银两的底气。
他们通过各种测试和实验,早就完成了模板的制作,后面,随时可以用来制作官方银币。
这么一来,货币改革所需要硬性条件,士颂建立的楚国,其实已经满足了。
士颂要做,要花时间考虑的,便是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如何推广和落实这些货币政策。
毕竟钱这个东西,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最为敏感的东西。
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会被影响,自己麾下的士农工商,都需要接受和认可自己的货币体系才行。
想要改革,士颂首先想到的人,自然是刘巴。
只是现在刘巴需要管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南逃以来,士颂拓土南方,直接把楚国政府的各项庶物都丢给了刘巴。
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刘巴来定。
而现在士颂想要推行的货币改革,必定会是一个复杂至极事情。
若是刘巴一心一意来做这事,肯定没有问题,只可惜现在的刘巴,真不分出精力了。
刘巴给士颂推荐了四个人:顾雍,马良,蒋琬,费祎。
这四个人,在楚国集团中,都是中生代文臣中的佼佼者。
顾雍之名,远在他兄弟顾徽之上,尤其是如今顾徽亡故,最早的清远元从派系里,都默认地让顾雍代替了顾徽的位置。
马良就更不必说了,马玄之弟,马家最良,大败之后,辗转千里回归之人,楚国上下,谁不认他的账。
而蒋琬,则是刘巴这么多年来,一心重点培养和扶持的人,有刘巴弟子之称。
最后的那位费祎,和蒋琬一样,也都是《出师表》里有名字的人,和诸葛孔明一起,被称之为蜀汉四相之一的人才。
在士颂拿下益州后,费家作为益州地方士族,被迫低头,接受新法改革。
士颂为了安抚费家,也把费祎给调到了楚侯府中央担任秘书令,而原本的秘书令,可是士颂一直带在身边的陆逊啊。
可以补充一下,蜀汉四相中的最后一位董允,现在也跟着其父亲董和一起,成为了黄权治理益州的左右手。
不是士颂不想重用,而是这人实在是调不出来。
费祎来了楚侯府后,很快就得到了刘巴的赏识,隐隐间也有了刘巴弟子的名头,已经和蒋琬二人,以师兄弟相称。
其个人能力,在楚国文臣之中,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货币改革,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执行,而且绝对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事。
另外,刘巴特地推荐这四个人,也是极具深意。
顾雍可以说是元从派系代表,马良代表的荆州士族,费祎代表益州,蒋琬则代表着刘巴等权臣们态度。
这四个人一起来推行的事,不论遇到什么阻力,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当以何人为主?”士颂当然觉得这四人可以完成这个事,但他总得要一个主要负责人来和自己对接吧。
却没有料到,刘巴却告诉他。
“主事之人,非主公您莫属。”
“货币之法,不论贵贱,息息相关,牵扯众多。如同当年,你我二人,初推新法一般。若无主公出面,决然压不住众人。”
“同时,还需主公做好军备,货币之法一旦生效,必须以雷霆之威,镇住闹事之人,震慑各方。否则,一旦出乱,则乱中,恐怕会生变。”
刘巴的话,一直被士颂记着。
在士颂眼中,刘巴如今也已经是变法大家了。
他的话,士颂自然听得进去。
只是原本还准备让周泰率领颂卫营来执行这军旅之事,现在却改变了主意,决定让鲍隆这位资格最老的将领,来扮演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