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四郡,对于士颂而言。
是比所谓的祖传之地交州,更加在意的存在。
在士颂的底线中,就是交州真的被东吴占据了,也是在士颂可以承受的。
但是荆南四郡,对于士颂而言,意义非凡。
这四郡之地,其实比中原地区的部分州的面积还要大。
这里是士颂举兵之后,最先占据的基业。新法的推行,自己理想中的时代的规划,以及太多太多的故事,都和这荆南四郡关联在一起。
对于士颂而言,荆南四郡,就是他根本中的根本所在,绝对容不得他人,染指半分。
若是两年前,曹操大胜之余,不愿在长江边上罢手,不选择先掉头占北方,而是全力南下,顺势强行渡江。
那士颂,定是倾尽全力,和曹操鱼死网破。
那时候,天下的变数,依旧未知。
因为即便是士颂这边最终惨败了,但士颂也有信心,可以把曹操的主力,乃至于麾下诸多文武重臣给消耗没了。
不论是用明面上的手段,还是见不得人的下作手段,他一定做得出来。
那时,元气大伤的曹操,面对恢复元气的河北袁绍,还有时时刻刻,都会背后捅刀子的孙权。
只怕曹操好不容易占据的中原,多半都会守不住。
最终的结果,便是战乱继续,不说永无休止,但至少,数十年内,看不到稳定的期望。
所以,面对简雍提出,想要借长沙郡的提议。士颂的脸色,是相当的难看。
“荆南四郡,乃是我基业之根本,绝不会容忍他人染指。除了我士颂的兵,谁的部队都不能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不论是谁!”
士颂并没有咆哮,呼喊。
但是士颂的声音,却无比的坚定,容不下半分的反驳可能。
其实,在士颂的心中,别说其他军阀势力的部队踏上荆南了,还没有到荆南,长江之上,楚国的水军那关,这些人只怕都不好过。
若是个没有眼力劲的人,还会继续在为了自家的利益争取一二。
但是简雍可不是那种人,他跟着刘备一起,从北面一路,连战连败退到江夏郡,他的人生,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
他一心一意地跟着自己的发小刘备,如今在刘备集团内部,也算是绝对的元从派系代表。
简雍看出了士颂眼神中的坚定。
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于是把话题转移了。
他提出了一种,更具有实际操作可能的方法。
“楚侯,我军在江夏,正面迎击曹军,两年下来,不论是粮草还是军备,都已经所剩无几。”
“如今曹仁的水军,逐步成型,他或许还不敢和楚国水师抗衡,但堵住我军贸易船只,封锁我军和荆南之间的联系,他们做起来,越发的顺手了。”
“还请楚侯,看在两家联盟,共抗曹贼的份上,再给与我军一些支援吧。”
简雍这话,说的很诚恳很实际了。
把刘备的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说出来,大家把话摊开在明面上来说。
一切,都是可以谈的。
士颂也不是没有大局观的人,自然知道现在必须得联合所有的力量,来对抗曹操。
当然了,若是真能如后世游戏里面一样,把刘备和其麾下文武,吸纳到自己的团队中来,那定然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士颂早就抛弃了。
这是个真实的世界,这里不是游戏世界。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士颂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所谓的信念的力量。
刘备身边的那一群人,不论是自己过去的印象,还是在这个世界里,真实的接触,士颂都认为,这些人,是绝对不会背叛刘备的。
但即便如此,想要士颂平白无故的拿出粮草,去支援“盟友”,士颂也并不情愿。
“借地不成,又想要借粮借兵?”
士颂当然明白简雍口中,所谓的支持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想要找士颂要些粮草辎重,兵器马匹这些东西。
但是看简雍的表情,以及简雍表达的难处,显然还有找士颂借兵的意思。
他口子,所谓的和曹军周旋两年,军士损失严重,只是说得好听而已。
当时北伐大败,他刘备的主力家当,早就和自己一样,丢到北面了
好不容易南下,在庐江郡占据脚,结果后来又被孙权夺去。
刘备麾下的军队,大多都和自己一样,都是在曹操回师北方之后,这两年来,一边打仗,一边募集起来的。
反正荆北百姓,对于把他们赶出家园的曹操,是没有一丝好感。
加上士颂多年的洗脑,和这个时代汉朝最后的代表——刘备的忽悠,这些人自然都会愿意跟着刘备去对抗曹操。
但两年下来,当时那一批人,要么已经战死沙场,要么就热情减退,在一次次战斗中,变得麻木起来。
当然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因,那就是两年来,其实有不少的人,都通过各种渠道,离开了江夏郡。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辗转进入了荆南,回到了楚国统治体系内。
毕竟对于百姓而言,在哪里生活的更加舒服,在哪里生活的更加有奔头,他们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刘备这边虽然也有举措,但想要对抗士颂已经健全的体制化政策,但他个人的魅力,终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