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也一样。”阿会喃立刻附和道。
“二位请坐。”
士颂心说,好歹我也费了这么长时间的口舌,你们两个若是还不被我说动,那我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只是现在,永昌郡的情况很特殊,别看永昌郡在地图上面的版图不小,其实真正开发了的地方,或者说接受汉族文化的地方,仅仅只是永昌郡北部,靠近建宁郡的这一小块区域。
也就是所谓的永昌郡治所不韦城所在的这一片区域。
永昌郡西部地区,也就是后世缅甸地区,如今掌握在濮族手中。
永昌郡西面中部地区,则掌握在僄越族手里。
南面地区,被闽濮族和鸠僚族的掌握,而这些少数民族内部,也不是统一的,而是分为了各种部族,各种占据地盘。
士颂想要安定的南中,可不是历史上诸葛亮那样的收复头人之心,让其永不背叛。
他想要将整个永昌郡,真真正正的全部纳入自己手中,就好像自己治下的州县一样,完成开发,完成儒学文化的传播。
他想要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他甚至想在南中推行官话,完成文化大融合,真真正正把这一片地区,融入到华夏文化之中来。
但这样的行为,需要一个契机。
士颂不能无端地去那些已经自治了上百年的地区,去推行新法,去征讨不臣。
而孟获,便是最好的契机。
只要击败孟获,只要赶着孟获去投效那些部落,自己的大军,就能以讨伐叛乱者孟获的名头,追击过去。
这些历史上数百数千年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文化里的地区,士颂要提前将其纳入自己治下。自己要收其民,纳其粮,集合其物资为自己所用。
“二位都是南王孟获心腹大将,上次我和孟获大王,也说过这些。但是他不信,可能是对我有些成见。我想不如这样,二位稍事休息后,便可返回不韦城,为我劝说一二。”
士颂知道这两人的大部分实力,依旧还在不韦城里面,若是现在让两人跟着自己,那些兵将定然是会被孟获吞掉。
而且这两人既然已经归心,放不放回去,结果都是一样。
只要自己击败了孟获,二人一定会再次归顺,甚至会为自己击败孟获,做出贡献。
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当个内应什么的。
“楚侯要放我们二人回去?”阿会喃有些不明白了,眼前这俊朗青年到底打算做什么?
士颂再次点头,表示你们可以回去了,不必担心。
“你们回去之后,只用将我劝说孟获投降的话语,转告于孟获即可,别的什么都不用说,若是孟获愿降,那是最好,南中百姓可免去一场刀兵。”
“若是孟获不愿投降,你们二人,可先和孟获虚假应对一二。找到机会后,将自己麾下蛮兵百姓,带离不韦城,或者至少不要和我军正面冲突,避免不必要的死伤。”
“我此来南中,不为杀人而来,是为活人而来。”
其实不得不说,士颂最后这句话,还真没有说谎。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内心便认定的信念。
自己来到这汉末乱世,不是为了什么建功立业,名垂千古。
自己的目的,就是让百姓少些痛楚,早些结束乱世,避免未来那一段华夏历史上最痛苦的伤痛。
若是可能,他士颂甚至想要北出长城,封狼居胥。
什么五胡南下?他士颂要北出大漠,犁庭扫穴,延续大汉的荣光,或者说将盛唐的荣光提前。
但这种事,只能是压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只能靠自己去主导,去谋划,去一步步实现。
南中的力量,自己是一定要掌握在手里的。
二人对视一眼,跪在了士颂面前,董茶娜说道:“楚侯心胸似海,我等二人彻底服了。这次回去,定然全力劝说我家大王归顺,不再和楚侯为敌,劝我家大王一起推行新法,为南中百姓谋取福祉。”
“是,是。”阿会喃也在边上,拍胸脯承诺,一定好好劝说孟获。
后面的宴会,气氛轻松了许多,士颂也从二人口中,知道了许多南中趣事。
当然,也知道了许多南中情报,例如他最关心的永昌郡其他地区的情况。
和自己想的差不多,木鹿大王,多思大王,乌戈国主兀突骨,迤西银冶洞大洞主杨峰等等,这些人物的名字,一一出现。
未归王化之地的势力代表,果然就是这些人。
士颂的嘴角,在不经意间,又一次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自己的算盘打得不错,执行起来的结果,也确实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