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算下来,陈振华相信,这样一支特战连的火力输出以及武器配置,基本上与小鬼子的甲种师团的一个加强步兵中队相差无几了。
如果后续能够将 92 式步兵炮补充进来,那自然是更加完美,但现在由于 92 式步兵炮的缺失,所以陈振华暂时先不补充 92 式步兵炮,而是用81毫米的榴弹炮补充到特战连。
当特战营的武器全部配备齐全之后,陈振华对其未来在战场上的表现充满了期待。他深知,精良的武器装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士们熟练掌握武器的使用技巧,以及在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发挥出武器的最大效能。
为了让战士们尽快熟悉新装备,陈振华组织了专门的培训。经验丰富的老兵向新兵们传授武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战士们在训练场上反复练习,从装填弹药到瞄准射击,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无误。
有了强大的武器装备,特战营的战士们士气高昂,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为人民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振华也在不断思考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特战连的作战方案。他根据武器的性能和特点,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多种战术策略。
在他的心中,特战连不仅要有强大的火力,更要有灵活多变的战术,才能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很快,徐虎所率领的侦察连与区小队的民兵们迅速传来了关于小鬼子经过平顺县城的许多重要情报。
区小队传递的消息称,平顺县烟驮村有小鬼子的零散小队和中队的兵力踪迹出没,而在平顺县虹梯关和野马岭一带,也发现了小鬼子运输辎重的队伍在活动。
当陈振华得知这些消息后,内心再次涌起兴奋的波澜。要知道,在当前的局势下,给予独立团的出兵权限,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独立团目前的实力,也只具备打劫和围歼小鬼子一个中队以下兵力的能力,对于独立团来说,打劫和围歼小鬼子的辎重部队,无疑是最为明智和有利的选择。
小鬼子的辎重部队,通常携带着大量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粮食补给以及其他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些物资对于小鬼子的前方持续作战的行动至关重要,而对于我方来说,一旦成功夺取,将极大地补充我方的物资储备,增强我方的战斗力,同时降低或者消除小鬼子的战斗力。
小鬼子的辎重部队在行进过程中,往往行动相对迟缓,防御力量也相对薄弱。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作战中队相比,辎重部队的士兵在战斗能力和反应速度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为我方的伏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我方可以事先精心选择有利的地形,如山谷、狭窄的道路等,进行巧妙的埋伏。当小鬼子的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我方可以突然发动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利用地形的优势,我方可以有效地限制小鬼子的行动,使其难以展开有效的反击。
而且,打劫小鬼子的辎重部队,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相比于与小鬼子的作战中队正面交锋,伏击辎重部队更能够减少我方的人员伤亡。
在战斗中,我方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解决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避免与小鬼子的后续增援部队发生正面冲突。
此外,成功打劫小鬼子的辎重部队,不仅能够获取宝贵的物资,还能够对小鬼子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让他们明白,在华夏的土地上,他们的行动并非畅通无阻,每一次的运输都可能面临着被我方袭击的危险。
陈振华深知,打劫小鬼子的辎重部队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他开始召集部下,研究地形,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战斗的成功率,为独立团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胜利的机会。
在陈振华的心中,每一次的战斗都是为了最终的胜利,而打劫小鬼子的辎重部队,就是在当前形势下走向胜利的重要一步。
他坚信,只要全体官兵齐心协力,英勇作战,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抗击小鬼子的侵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风云陈振华深知,当前的装备水平与理想中的特战队还有差距。无论是《亮剑》中山田一木所率领的特战队,还是《雪豹》里竹下俊所组建的特战队,都远超当下的特战营的战斗实力。
然而,他坚信,只要从特战营中精心选拔出更加优秀的士兵,再为他们配备适宜的自动化武器,未来定能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