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新年,过年的时候太后和德妃分别叫了海棠身边侍奉的人来问小夫妻的日常,对于这么重要的事儿两人心里就有数。
海棠在过年的时候各处串门没饮酒,不仅自己不喝,她甚至好几次逼着问扎拉丰阿回忆在成婚前后喝没喝,当然喝了啊,扎拉丰阿说他没喝醉,海棠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心里对没花生米大的崽说对不起,千错万错都是你爹的错,崽啊你一定要好好地长大,别可因为你爹喝酒你就有了别的毛病。
在海棠提心吊胆的时候,太后和德妃也在关注她的日常,正月就是第二个月了,十四阿哥正月初九生日,德妃就没上心,对小儿子过生日这件事十分敷衍,在大家紧盯中的海棠吃嘛嘛香,什么事儿都没有。
德妃心里就开始发犯嘀咕了,要是有了,一两个月都该有反应了,大部分人是昏昏欲睡,怎么这丫头没一点反应了?她纠结了好几天忍不住悄悄跑去告诉康熙,康熙私下里问太医,太医说目前脉象不显,康熙觉得还要再等等。
正月很快过去了,九阿哥和十阿哥带着货物与一群蒙古王公们一起离开京城向北去了。二月礼部主持会试,春闱开始,现在朝廷的大事就是这件事。当康熙盯着这件事的时候,就听说山东河南两地的百姓向京城而来,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来京城讨饭。
这是相当严重的一件事,一旦处理不好极其容易造成民变,粮食这种东西是支持生存的最根本的东西,再多的银子再繁华的盛世,一旦缺粮一切如沙堆的城堡瞬间被浪打湿再消失掉。
康熙急令户部调派北方官仓存粮来赈灾,四阿哥紧急出差亲自押运粮食,八旗在城外按照各旗方位煮粥赈灾,在官仓粮食没到之前,由内务府粮仓出粮,内务府粮仓之后就是京畿大仓,赈灾这件事由佟国纲佟国维负责,务必能救尽救,不可酿造民变。康熙对佟氏兄弟再三强调,饥荒才是极为容易动摇国本的一件事,看着下面的人,这时候不能再贪了,一旦开了民变的口子丢了这花花江山,日后别想再踏入中原。
别人倒还罢了,佟国纲是很认真地执行了。
在四阿哥出城不久,灾民刚喝到粥的时候,山东境内的官员开始互相攻讦起来。山东布政使检举前任布政使和前任巡抚亏空库银,前任在去年检查粮仓说没有亏空,今年新官到任发现粮食亏空达到五十万石!这件事把康熙气得砸了好几个茶杯,然后新的弹劾到了他面前,山东直隶两地官员署名,把直隶巡抚李光地弹劾了,说他不报水灾尸位素餐任凭治下百姓流亡。
四阿哥调拨粮食后去山东查粮,给康熙的信里说各地遭遇水患严重,他出京的时候还以为是青黄不接百姓才出来逃难,谁知道山东十四地居然因为水患没种冬小麦,既然没种粮食夏收也无从谈起!四阿哥请康熙调拨良种,让百姓尽快回乡,这时候还能种一次粮食,夏天收不了秋天还有一次收成。
此时康熙令各部司把百姓送回原籍,同时减免山东各地的税赋,令户部赈灾,然而不改革官场民间苦难不会消
失的。
这件事总算平安度过,时间已经到三月底,海棠终于开始显怀。在二月底的时候太医院已经确定她有身孕,而且吃饭也没孕吐,吃什么都行,就是饭量加大了,人圆了一圈。
家里的兄弟姐妹对她有宝宝的速度叹为观止,成婚第一个月就有宝宝,八阿哥羡慕得眼睛都红了,他去年又没孩子,就看今年了!
德妃已经开始让内务府准备孩子的东西,算着日子海棠大概在八月底九月初生产,那时候还有些热,德妃就说海棠:“你也是没成算的,就该再晚一点怀上,九月十月坐月子最舒服了,不过八月底也行,虽然还有些热,但是早晚凉,不然太受罪。”
桂枝就忍不住说:这是我姐姐有了孩子额娘才这样挑三拣四,您这得意的模样藏都藏不住!ˇˇ『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德妃自然得意:“这是我该的,我跟你们说,我跟内务府打招呼,说是让他们准备东西,那是一句叫苦推脱的话都没有,麻溜地应了。”又问海棠:“这乳母你怎么找?是从你门下的包衣里挑选还是让内务府挑?”
“再说吧!”
“什么再说吧,这个时候就该操心了!”德妃想说几句她都不知道整日忙些什么,她自己对自己都不上心就算了,居然还对孩子也不上心。但是回头一想,这孩子是跟着她老子呢,说她天天无事瞎忙容易让她老子生气,也就没再说话。随后决定自己找:“罢了,这事儿指望不上你,我来留意。”
此时天气已经慢慢热了,大家都搬到了西郊,海棠这是趁着中午午睡的时候跑来和德妃说话的,门外有小太监探头,海棠就知道前面要忙了,就站起来和德妃说:“额娘,您歇会吧,我去前面看看。”
小太监跟着海棠说话:“刚才不知道前面送来的是什么折子,皇上本来在书房午睡,看了之后宣了很多大人来见,这会他老人家坐不住了,在书房来回走呢。”
肯定不是小事,海棠本想走快点,但是一想自己现在是孕妇了,就慢慢地走,等她到了无逸斋前面的时候,当差的扎拉丰阿赶紧上来扶着,小声地给海棠传信:“外面有个叫阎若璩的读书人,说《尚书》是伪书!”
“啊!”
这可是儒家经典啊!
扎拉丰阿不关心这个,他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加重语气跟海棠强调:“您别着急,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您照顾好孩子啊!”
海棠推开他:“去去去,我进去看看。”
门口的宫女扶着海棠进去,裕亲王福全已经来了,他的园子和畅春园离得近,骑马来的,速度很快,正戴着一副眼镜看几篇文章,眉头皱着。
海棠坐下后不久太子和三阿哥前后到了,随后几位皇子也来了,外面的宗室王和很多汉臣也纷纷赶到。
此时三阿哥小声地跟兄弟妹妹说:“当初始皇帝焚书坑儒,据说古《尚书》也在被焚之列。博士伏生就将手中的《尚书》藏在了屋壁之中,在西汉初年找出来了,可是竹简已经被腐蚀,大部分都成了残篇,伏生修复后开始教人读,
这个叫做今文尚书,被焚烧的那个叫古文尚书。
又说汉武帝时候的鲁王修缮孔子古宅,发现了春秋战国的古书籍,经过孔家人整理,这也是古文《尚书》,比伏生的今文尚书居然多出了十六篇,孔安国把这十六篇献给了朝廷,很多人怀疑这是伪的。一直到晋永嘉之乱的时候,这今文尚书和孔家献上的十六篇都没保存下来。
可是后来晋朝豫章内史梅赜献上了尚书,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本。然而这本书从唐朝就有人怀疑它是伪书,从唐朝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论证这本书的真伪。”
十四哼了一声:“这事儿都知道,用的着你来说。”
六阿哥瞪着十四:“小心我和四哥揍你!”
四阿哥跟三阿哥说:“您别搭理他。”两糊涂蛋凑一起不知道能闹出来什么事儿来呢!
福全已经看完了,把手里的纸张交给了旁边的太监,太监捧着放在了康熙面前的桌子上。
随后康熙和福全出去了,明显是他们兄弟有话私下说。三阿哥站起来把康熙书案上的纸张拿起来送到了太子跟前:“太子您请看。”
太子无可无不可地接过来,三阿哥和大阿哥立即夹着太子跟着一起读起来,旁边坐着的几位宗室王和贝勒赶紧挤上去,瞬间把太子和书稿围得水泄不通。
五阿哥拉着海棠站起来往后面去,跟海棠说:“你别跟着挤。”
这时候一些大臣已经站起来了,都伸着脖子往人堆里看,隔着那么远,什么都看不到,加上康熙不在,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
五阿哥小声地问海棠:“伪不伪的就那么重要吗?就算不是古文,怎么说也是晋朝写的,放到现在也有千年了,算是古文了,只要上面说得有道理就学,这些人怎么还在意这个?”
海棠小声地说:“这本书是理学的重要依据,一旦证明这是伪书,就能打击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些咱们自小耳濡目染的大儒,如王安石、范仲淹、三苏、程颢、杨时、王阳明等都是理学大家,听说司马迁也是,最重要的是理学给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往大了说,这能动摇根基,往小了说,这能打击儒家权威。”
五阿哥点点头,他还是没觉得这有什么要紧的。
海棠总觉得阎若璩这个名字很熟悉,过了一会六阿哥挤出来,海棠问:“六哥,看了吗?”
六阿哥说:“没挤到最里面,就看了几行字,等会再看。”
海棠问:“阎若璩这人听着耳熟啊!”
“当然耳熟,他以前是徐乾学的座上宾,徐乾学在京城当官的时候,他协助徐编纂《一统志》。”
徐乾学就是顾炎武的外甥,海棠一听,以为是徐家的门客,就生出几分轻视来:“想来这事儿好办。”
六阿哥问:“什么好办?”
“汗阿玛和伯王这回说的就是这件事,既不能把这事儿闹大,也不能当不知道,其中的度不好拿捏,就需要这阎若璩配合了。”
六阿哥
皱眉,这里人多,海棠没说太多。
太子看完后大阿哥说:“太子既然读完了,放桌子上吧。”
太子就把文章递给了三阿哥:既然是三弟拿来的,三弟还回去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三阿哥也看完了,接过来,旁边围着的人散了,这时候忽然伸出一只手来夺了书稿,说了句:“三哥先别放,我们还没看过呢。”
十四夺了书稿,旁边的人赶紧围上,然而书稿也没在十四手上待太久,被四阿哥一把夺了一目十行地看了,他不管人家,自己看完又还给十四,随后从人群里钻出来了,全然不顾十四跳脚。
六阿哥小声喊:“四哥,这里这里,怎么样?看了吗?”
四阿哥沉着脸点头,说道:“证据很充分,我觉得这事儿能定了。”
五阿哥傻乎乎地问:“定什么?”
六阿哥说:“定伪书啊!”
海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听六哥说阎若璩以前是徐乾学的座上宾。”
四阿哥知道得更多:“徐尊阎若璩为座上宾是因为阎若璩是顾炎武的朋友,在舅舅朋友面前他怎么敢拿大。当年阎若璩参与博学鸿词科考试名落孙山,就跟着徐乾学编书,徐乾学被罢免后回去研究学问了。去年汗阿玛去江南,他写了颂圣诗,汗阿玛召见他,因为各种俗事耽搁了,没能觐见。”四阿哥说到这里,回头看一群人还在围着看书稿,那些汉臣们也顾不得体面了,和一群满臣一起挤着看,他跟弟弟妹妹们说:“我去见汗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