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开支变少了,再者蛀虫少了,留下的这些奴才也老实了,不管是庶出小姐还是公子,也不敢再出言挖苦了。</P>
云家的庶出小姐们的伙食变好了,也不用花钱买吃的了。</P>
云家把那些奴才的产业收了回来,里头光是宅院就有十多个,租出去又是一笔收入。</P>
云瑾之夸云瑶,“还是瑶儿聪慧,我从来不知道,一个奴才竟然能把持那么大权力,比主子都光鲜。”</P>
云瑶暗自得意,这是陈景铭知道云家要整家规,给她出的主意,趁此机会把云家查一遍。</P>
堂堂藩王世子在岳家被人下药,这云家确实该好好整顿了。</P>
腊月初,陈景铭搬去自己的小宅子,还请了云泽兄弟和魏渊、郑修儒老大人过来庆贺。</P>
郑修儒看了一遍陈景铭宅子,非常满意,“好哇,三间正房为主院,还有四个小院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
吃过乔迁宴,陈景铭就在家里读书。</P>
腊八节传来消息,中原府虽然发放救灾粮食,可是天不下雨,老百姓没有水喝,还是渡不过灾年。</P>
嘉和帝也没有办法,人随着水走,没水谁也没辙。</P>
中原省,南原省,直隶省老百姓每天都求老天爷下雨。</P>
陈景铭听说后摇头,“不如把人力集中起来,挖河引流,这样老百姓可以挣到粮食,又能把其它地方的水心引来,一举两得,挖了河道,还救济了灾民。”</P>
魏渊一想也是啊,于是在去嘉和帝跟前请安的时候,顺着嘉和帝的话就把这事说了。</P>
嘉和一听,是个办法,不过还需要完善,免得赈灾官员拿着这个条例去欺压灾民。</P>
找了工部设计跟那里挖河引水,又敲打哪些救灾官员,如此就等到开春化冻,就能动工了。</P>
陈景铭不知道魏渊又拿他的提议去去刷嘉和帝好感,一个冬天京师也没下雪,粮食价格明显有涨幅。</P>
于是,他让小九派人去买粮食,不管是杂粮,还是大米,小麦,多买些回来放到仓库。</P>
朝堂上还是不安稳,竟然挑刺到了太子头上。</P>
每天都有几份折子弹劾太子。</P>
太子把这些折子都放在一旁,他每天都忙的要死,哪里有时间看。</P>
陈景铭给他哥写信;京城党派纷争激烈,他们急着把自己选中的主子推到台前来。</P>
京城米价上涨,谷类粗粮也都涨了两文。</P>
又惦记起自己土豆跟玉米,哥你记得明年二月底就把土豆种下,距离要有一尺二远巴拉巴拉一通写。</P>
提到玉米,记得把玉米粒搓下来,七八寸远一株,一尺半宽的垄,别种的稠了不通风,巴啦巴啦又一堆叮嘱。</P>
辣椒要种好了,这个不能流传出去,这东西不当饭吃,不怕人说,大哥尽管多种些,咱卖辣椒粉,卖辣椒油,卖辣椒酱。</P>
十几张纸看的陈继铭想笑,弟弟想家了吧,还惦记这些作物。</P>
陈继铭想起了土豆,刚收获的时候,陈继铭做主让徐婶子炖鸡的时候放了三四个。</P>
就吃了一次,那软糯的口感让人记忆深刻,两个小的嚷嚷着还要吃,见陈继铭不给吃自己偷拿。</P>
陈继铭知道后,把放土豆的屋子上了锁。</P>
可不能在吃了,你二叔宝贝的不得了,都进了你们的肚子,你二叔知道了不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