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用感谢我(1 / 2)

陈景铭几人吃过面就走了,小孩子说的话听到了也都没人当回事。</P>

灾民也不是都围在县城门外,有钱人家早就进城找了房子住下,没钱人才会在城外逗留。</P>

都是穷苦人民,除非是从小生长在县城里,一些农民还是喜欢去村落落脚。</P>

去大山上找吃的,还有找枯树搭建临时房屋,没有多少人等着人施粥救助,这里又没有朝廷派遣救灾的钦差。</P>

然而天公不作美接连下了几天秋雨,坚强的难民不少人都开始出现发烧咳嗽,甚至腹泻。</P>

灾民纷纷涌进城里求医,也有腹泻厉害的,排泄物拉的到处都是。</P>

古代郎多是救死扶伤的善心人,忙着救治生病难民。</P>

衙差建议霍知县不要把生病难民放进城。</P>

“大人再这样下去会传给县城百姓,不能再让他们进城,让郎中出城救治,让城里大户人家施粥给难民,缓解官府压力”。</P>

“这”霍知县为难。</P>

可惜发烧咳嗽真的会传人,只不过一天就有不少百姓开始出现发烧咳嗽,甚至腹泻。</P>

霍知县不得不把难民赶出县城,在县城外搭建遮雨棚,让郎中出城医治。</P>

古大夫他们这些人连着忙了几天,可是这么多人生病,药材不够了。</P>

几个郎中给霍知县提议买药材,“就是有生姜也好,煮成姜水给人喝了御寒,也好过难民受不住寒气生病”。</P>

霍知县派人去买药材,可是解决不了眼前难关。</P>

陈景铭给古大夫送了好多药材过去,古大夫几人一检查,都是治疗腹泻跟发烧的。</P>

陈景铭缅甸一笑,“前些日子有个药材商人药材卖不出去,我爹心善帮了一把,既然医馆缺药材我爹说就捐给医馆治病救人吧”!</P>

胡大夫等人,“陈家不愧是为善人家,无意善举既帮了人,这些药材又能救很多人命”。</P>

古大夫………</P>

他就不信,这兄弟俩应该是早就想到这一天,提前购买的药材。</P>

他也微笑跟着大家称赞,霍知县对陈家好感更深。</P>

陈继铭让人用粗粮施粥,架起大锅熬煮姜汤水,连着煮了好几天姜水给难民喝,生病的人渐渐少了。</P>

嘉和帝接到奏报,让各府安置难民,等朝廷旨意传来天都冷了。</P>

霍知县让人安置难民落户,有几户人家就落户陈家村。</P>

还有没有户籍的孤儿,难以落户,只能流落县城街头。</P>

城外的粥棚都撤了,这些人要么乞讨,要么帮人做事挣几文钱。</P>

“吁…”。</P>

骡车忽然停了下来,陈景铭险些撞到头。</P>

“怎么回事”?</P>

“二公子有人拦车”。</P>

凤翊探头看了一眼,是一个男子,三十岁样子拐着一条腿。</P>

男子看到凤翊祈求道,“贵人老爷求您救救我儿子,我儿子快死了,您行行好救救他,你让我做牛做马都行”。</P>

看一眼他怀里男孩,脸色通红,像是发烧了。</P>

陈景铭看一眼胡子拉碴两眼通红的男人,再看一眼他怀里男孩。</P>

“他是怎么回事”?</P>

男子泪流满面,“昨天开始发烧,我没银子没法医治,我什么都没了,就这一个孩子了,求您救救他”。</P>

“我愿意下半辈子做牛做马报您的恩情”。</P>

陈景铭看一眼男人,这可能是他地震后仅剩的孩子了吧,看男人腿都还伤着。</P>

“让你为奴你也愿意”?</P>

男子不住点头,只要能救他儿子,为奴也行。</P>

陈景铭挥手,“带去百草堂,去找古大夫”。</P>

古大夫给看过了,“是肺热病,情况不太好”。</P>